首頁>農業>資訊
單楊委員: 提升中部農區農產品貯藏加工能力
“建議建設‘中部傳統農區農產品貯藏加工全國重點實驗室’,持續提升農產品貯藏加工自主創新能力?!?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單楊提交了關于中部傳統農區農產品貯藏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中部傳統農區包括安徽、河南、湖南等六省,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11.7%和28.1%,是我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基地。農產品貯藏加工業是中部傳統農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柱產業。
單楊在持續開展履職調研中發現,中部傳統地區農產品貯藏加工資源豐富,但采后損耗率超過20%,加工轉化率不到60%,超過60%的副產物未綜合利用;集中上市、貯藏期短且加工轉化率低,導致供大于求,增產不增收;綠色實用貯藏保鮮加工技術在能耗、裝備、資源利用率、信息智能化等方面與歐美日差距較大。
單楊在2024年全國兩會現場。受訪者 供圖
“中部傳統地區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充分,一方面部分農產品難賣,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企業原料本土化比例不高?!眴螚畋硎?,亟需建立低碳、循環、高效、營養健康的農產品貯藏加工體系,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為此,他建議建設標準化“原料車間”,建立全生命周期監測的優質農產品加工原料基地;打造農產品加工示范產業園區,壯大產業集群;加快農產品加工裝備研發推廣,著力提升機械化水平,對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的農產品加工裝備、單臺和成套(關鍵核心零部件)設備產品給予獎勵;加速推廣初加工技術裝備應用。
單楊建議,實施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示范工程,廣泛開展具有示范引領性的系統集成、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實施農產品加工人才集聚專項行動;賦予企業、科研機構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的政策定制權,加大重大科學工程、重要科研項目和重大科學裝置的引進和建設力度,不斷拓展人才發展空間。
“中部傳統農區農產品貯藏加工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單楊建議聚焦農產品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專項支持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挖掘特色農產品的營養功能價值,開發營養均衡、養生保健、食藥同源的高值產品;重點突破活性成分健康特性、人工智能輔助食品設計等瓶頸技術。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