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海南探索打造全球種業合作交流大平臺

2024年03月26日 11:19  |  作者:王澎 祖祎祎 鄧衛哲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在日前舉行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上,加強種業交流這一話題被多位與會科研學者和企業負責人頻繁提及。

“袁隆平院士生前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在接受采訪時稱,好的雜交水稻品種培育離不開具有優異性狀的種質資源支撐,這就需要加強國際種質資源交流合作,通過加大資源共享促進種業振興。

除了種質資源的國際交流合作,各類育種創新平臺的共享在南繁硅谷同樣活躍。錢前介紹,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阿里巴巴達摩院聯合發布了面向育種數據處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種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包括育種數據管理和分析、大模型大算力優化加速、人工智能算法預測親本及優良品種的育種全流程整合。截至目前,已有來自全球23家單位的育種家使用該平臺。

來自伊拉克的種子貿易商阿瑪爾(Amar)已經是第二年參加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今年他早早就來到大會新品種地展基地,考察了400多個番茄品種在田間的長勢情況后,決定下一批種子訂單,敲定合作。

借助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這一全球種業交流平臺,中國的企業同樣覓得商機。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仕明去年參會期間,結識了馬來西亞的農業官員,向他們介紹了中國耐鹽堿雜交水稻新品種的種植情況,并受邀赴馬來西亞考察交流,今年雙方將加快推動實質性合作。

今年初,農業農村部等部委聯合印發了《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2023-2030年)》,把“種業科技國際合作大平臺”作為建設南繁硅谷四大戰略定位之一,同時將“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拓展南繁種業發展空間”作為六項重大任務之一進行重點培育。

三亞市副市長張長豐介紹,自2018年來,三亞共從22個國家成功引進37個物種超千份種質資源,引進資源的產業價值也逐步顯現,實現業務量的積累和質的突破;推動我國企業進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許審批引種首單業務落地,推動來自南美的玉米種質資源在崖州灣科技城植入“中國種子芯片”后,又返回南美為當地農業生產用種提供多元化選擇,推動來自全球的160余種“新奇特優”熱帶水果種質資源,通過鑒定、評價、馴化、研發后在三亞“安家”。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育紅介紹,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以來,海南按照“邊規劃邊建設”原則,充分發揮南繁硅谷種業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支撐作用,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資源交流更加便捷。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加快建設,搭建了種質資源交流綠色通道。二是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已經支持中種集團等種業企業在菲律賓、越南等地設立研發站,開展新品種選育。三是會展經濟更加充滿活力。連續4年在三亞舉辦的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種業盛會。

馬育紅認為,發揮南繁硅谷在種業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涉及部門多、主體多,需要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和支持。

下一步,海南將開展種業技術對外合作。鼓勵以企業為主體引進境外優勢資源、先進技術、高端人才、現代管理制度等,提升種業國際化競爭水平。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新品種展示基地,推動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海南計劃今年發布一批可共享利用的優異種質資源目錄,全力提升種質資源進出便利化水平。

同時,加強共建“一帶一路”種業貿易。持續推進種業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加快種業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的步伐。鼓勵種業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建設,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分支機構。搭建種業貿易中心等平臺,深化種業貿易,支持三亞建設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完善開放、包容的交流模式和合作機制。

在亞太種子協會秘書長弗朗辛·薩約克(Francine Sayoc)看來,近年來,中國推動南繁硅谷建設,有利于打造完整種業產業鏈,助力農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每年都有多位種業科學家集聚海南,充分證明了南繁育種對于種業發展的重要性。今年12月份,亞太種子協會決定將亞洲種子大會也落戶三亞,屆時來自亞太地區50個國家和地區的種子研發成果將在大會上集中展示,以促進種業交流合作。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视频中文有码 | 天天噜天天视频在线高清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青青青免费国产在线91 |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