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錢穆“上輩子就是讀書人”
1895年,國學大師錢穆出生在無錫七房橋五世同堂的錢家大宅中。父親錢承沛在晚清中過舉人,因為身體虛弱放棄仕途,在家教書,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寬裕。
錢家有一個祖訓,“子孫雖愚,詩書須讀”。1901年,錢穆進入私塾啟蒙學習,雖然他年齡小,但聰慧過人、日記百字。父親稱贊錢穆:“肯定上輩子就是讀書人,日后必成大器。”
1906年,錢承沛早逝,臨終前對錢穆的遺言唯有一句:“汝當好好讀書。”
此時孤兒寡母,家道中落。但錢穆的母親堅持不讓孩子輟學,她曾言:“我當遵先夫遺志,為錢氏家族保留讀書種子。”于是,哪怕是窮到年夜飯都是族人施舍,仍設法讓錢穆兄弟繼續學業。
1907年,錢穆成功考取常州府中學堂。錢家的同族錢伯圭知道錢穆家境貧寒,便資助錢穆前往中學讀書。在常州府中學堂,錢穆遇到了日后成為大歷史學家的呂思勉先生,得到了呂先生的欣賞和教誨。
1912年,受時局和家境的影響,錢穆中學沒有畢業。經親戚介紹他到秦家水渠三兼小學任教,這一教便是十年。錢穆一直以未能進入大學讀書為遺憾,但他勤奮自學,讀書極勤,曾言“吾雖窮鄉,未嘗敢一日廢學”。
錢穆一邊教書一邊寫作。1930年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得到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賞識并邀請赴北京大學任教,并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兼課。一個連中學都沒有畢業的自學者居然同時在北京四所著名大學執教,一時名動京城。
錢穆一生著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等80余種專著,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并稱為“史學四大家”。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