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軍事歷史

云南航空學校的來龍去脈

2024年03月28日 10:14  |  作者:金妹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微信截圖_20240328101349

云南航校師生正在進行教練機起飛前的檢查

云南航空學校創辦于1922年,該校以“航空救國”為核心辦學理念,在短短10余年間培養出200多名航空人員,其中很多人后來成為了中國的航空骨干力量,對中國早期航空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儲備做出了重要貢獻。

唐繼堯主持籌辦

1918年前后,北洋政府興起向外國借款,大辦航空之風。受此影響,各省軍閥也開始興辦航空事業。

1922年春,云南航空學校開始籌辦,校址設在云南陸軍講武堂內,同時把昆明巫家壩陸軍大操場開辟成飛行教練場,并組織人力在巫家壩用石碾子平出跑道,還在巫家壩撥出滇軍陸軍營房作為飛機修理廠的廠址。1922年秋,唐繼堯成立了一個云南航空處,任劉沛泉為處長。航空處下設兩個飛機隊——以廣東華僑王狄仙、張子璇分任隊長,華僑黃社旺、莊孟仙、司徒鵬等為飛機師(1923年冬,唐繼堯取消航空處改為航空隊,任留學法國冶金專業的柳希權為隊長,留學美國土木工程專業的段緯為副隊長)。

經過緊張準備,云南航空學校于1922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由唐繼堯為督辦,劉沛泉任校長,飛機第一隊隊長王狄仙兼任教育長。航校設飛行科、機械科兩個學習科目,學制為兩年(入伍訓練半年、航空訓練1年半),畢業時頒發云南陸軍講武堂畢業證書。

前后四期學子

第一期航校學員主要面向昆明、貴陽招生。從昆明擇優錄取了杜卿、陳棲霞、周祖承、李發榮、李嘉明、王嘉緩、邱俊、陳廣福、陳文華、陳麟書、徐元敏、劉堯、趙安國、禹開奎等十余人;又從貴陽擇優錄取了張汝漢、張有谷、晏玉琮、張丕茲、曹文瑄、黎世宣、王錦胤、魏鴻鈞、徐蘊石、劉從仁、劉重倫、陳培順、鄧希岳、張實齋等十余人;后又錄取了夏文華(女)、尹月娟(女)、權基玉(朝鮮籍,女)、李英茂、張志日、李春等學員。

航校在昆明招生時,曾發生了一個插曲——聽到航校招生的消息后,云南各地有志青年踴躍前來報名。但就在報名當天,航校的兩名教官(王狄仙和張子璇)駕機飛行時意外墜落,雖然兩人均無大礙,卻給目睹了此次墜落事故的報考者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許多已經報名的云南青年立即要求退出。面對退縮的考生,唐繼堯馬上選送兩位昆明本地姑娘夏文華、尹月娟來到航校報名,然后對眾多男報名者大聲說道:“你們自己瞧瞧嘛!連女娃娃都不怕死,專門來學航空,要駕飛機上天,男生還怕死嗎?”經過唐繼堯的“激將法刺激”,不少要求退出的青年又參加了報考。

云南航空學校以“航空救國”為辦學核心理念,學制為兩年,其中一年半即3個學期在學校學習文化及專業知識,航校的第一期新生入學后一律編為講武堂第十七期學員,學習飛行課程前,首先要到云南陸軍講武堂接受半年嚴格的入伍生訓練,軍事科由講武堂第十七期各科教官講授。在第四學期,學員才能到巫家壩機場進行機械操作和駕機飛行訓練。由于向法國訂購的教練機交貨不及時,教學實習再三拖延。

1925年12月第一期學員終于畢業。全班飛行考核合格順利畢業的有張汝漢、張有谷、陳棲霞、晏玉琮、楊嘉漠、郭其宣、李嘉明、李發榮、李英茂、權基玉、趙安國、劉重倫等12人,其他飛行考核不合格的學員全部改學機械科。學院畢業后,多被分配到航空隊任職。

1925年冬,航校第二期學員開學,該期從昆明各中學招錄李懷民、王汝福等學員共計40人,一切訓練計劃,與一期相同。

此時,從德國學成歸來的滇籍飛行員段緯兼任云南航空學校校長,又選拔了云南航校第一期畢業生中的張有谷、張汝漢、晏玉琮、李發榮、李嘉明、陳棲霞等人為航空學校的飛行教官和機械教官,然后逐步辭退了法國飛行教官和越南籍機械師。1926年北伐軍興,北伐軍東路軍攻克杭州后,組成了“東路軍航空司令部”,任命劉沛泉為司令。劉沛泉即電調張有谷、晏玉琮、張汝漢、權基玉等任國民革命軍東路航空司令部航空隊飛行員,參加北伐。

1927年2月,龍云執掌云南軍政大權后,繼續開辦云南航空學校,第二期飛行生于1928年8月畢業。后龍云將劉沛泉、陳棲霞、張汝漢等棲身北伐東路軍航空司令部的部分云南航空學校舊班底請回云南航空隊,并指示航空隊繼續招收兩期航空飛行學員。由于云南連年用兵,財政赤字大,其空軍規模始終很小,到抗日戰爭前夕,云南航空學校僅有飛機20余架,且多為教練機。

云南航空學校在短短10多年間共舉辦飛行班4期、機械班2期,培養航空人員200多名,其中飛行班結業142人(含女飛行員13人),機械科結業100人。

畢業生多數成為中國航空事業的骨干

云南航空學校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航空人才,該校畢業生中的很多人后來成了中國的航空骨干。5個國民黨中央航空隊中,一、三兩個航空隊中的大多數飛行員都是云南航空學校培養的,其中晏玉琮成了國民黨中央空軍第一航空隊隊長,抗戰前升為國民黨中央空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張有谷則是國民黨中央空軍第二航空隊隊長,抗戰時提升為國民黨中央空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云南航空學校的第一批學員陳棲霞、張汝漢和教官劉沛泉,到香港九龍機場接飛機后飛往北海,再由北海飛回昆明,在沒有任何導航設備的情況下,完全靠肉眼判斷地形、風速、方向,以6個小時飛完從沿海到云嶺高原900多公里的航程,飛出了當時國內最長也是自然條件最為復雜的一條航線,引起了全國航空界的高度關注。

1928年,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籌備開辦商業航空,設立云南省商業航空籌備委員會,并提出以昆明巫家壩機場為中心建立云南省省內航空網的計劃,民航部分分為四期建設。為此,龍云派人分別從美國和法國購進兩架小型客機,命名為“昆明號”和“碧雞號”。1935年5月渝昆航線開通,一架美國4-AT型飛機從重慶起飛至巫家壩機場,標志著云南巫家壩機場正式開始民航業務。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后改名中央空軍軍官學校)從杭州遷至昆明,接管了云南航空處、航空隊及停辦的航校,云南航空學校原教職員及學員也被分別安排到中央航校柳州分校、南京航委會、各戰地場站、修護補給及工廠工作。此后,云南航空學校不復存在。在全國統一抗戰的形勢下,國民黨中央航空委員會抽調云南航空隊飛行員張汝漢等32人到南京參加抗戰,建立了十多年的云南空軍也就此淡出歷史。

抗戰期間,云南航空學校的畢業生紛紛趕赴抗日戰線,空戰和地勤的學員都懷著愛國之心,在艱苦的抗戰環境中恪盡職守,堅持到抗戰最后勝利。據有關資料披露,抗日戰爭期間,晏玉琮任航空總指揮部參謀長,先后在上海、南京、武漢等地參與指揮空戰。1937年8月14日,日機由臺灣起飛偷襲杭州空軍基地,晏玉琮參與指揮,令空軍第4大隊高志航大隊長率戰機追擊,一舉擊落敵機6架,創下抗日空戰中著名的6:0戰績。1937年8月22日,第6大隊組成夜襲游擊隊,由支隊長陳棲霞、副支隊長李懷民、參謀呂志堅各率2架戰機,在華東地區執行夜襲日軍陣地的任務,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1938年9月28日日軍空襲昆明,兩架云南航校的黑色雙翼的小飛機升空迎戰,駕駛員為航校高級驅逐組組長陳友維和他的同學黎宗炎。空戰中,敵機一架被擊中后向東南方向墜毀,敵投彈手跳傘被活擒。不久,這架敵機的殘骸被解送至昆明展覽。抗日戰爭后期,以晏玉琮為主的云南航空學校畢業的空軍軍人,協同陳納德組建的美國“飛虎隊”,以及后來組建的中美混合大隊,聯合對日作戰,保障了抗戰物資源源不斷地通過被稱為“死亡之谷”的駝峰航線運往中國。同時,他們還協同陸軍聯合作戰,打通了中緬公路,取得了滇西戰役的偉大勝利。

1949年底,以時任云南保安司令部參謀長、云南航空學校第一期學員張有谷,時任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四十三補給分區參謀長、云南航空學校第一期學員張汝漢為代表的云南航校學員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號召,于1949年12月參加了昆明起義,為云南大部地區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到昆明招收航空教官,云南航空學校多名畢業生入選,分赴祖國各地參與新中國航空人才培訓,如:解放軍牡丹江第七航空學校副校長張有谷、北京南苑航空學校飛行學教官顏士琦等,他們為培養新中國自己的航空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

(作者系云南省文史研究者) 

編輯:王慧文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在线播放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专区国产99 |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