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持續深入推進飼用豆粕減量替代

2024年04月01日 17:00  |  作者:黃保續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落實在養殖業上就是要在保障好肉蛋奶和水產品充足供應的同時,提高飼料糧利用效率,抓好飼料糧減量替代。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引導飼料和養殖行業減少豆粕用量,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3年,全國肉蛋奶產量超過1.75億噸,再創歷史新高,豆粕飼用總量進一步下降,比歷史上最高的7000萬噸減少了650萬噸。在新的起點上,要持續深入推進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做好“降蛋白、替豆粕、增飼草”三篇文章,多措并舉促進飼料糧節約降耗。

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取得積極成效

2018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聚焦“提效節糧、開源替代”,在需求端壓減豆粕用量,在供給端增加替代資源供應,供需兩端同向發力促節糧。2023年,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了《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在飼料和養殖行業全面實施提效、開源、調結構的技術措施,大力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充分挖掘利用國內可用蛋白飼料資源,想方設法增加優質飼草供應,強化技術集成、試點示范、標準引領,“降蛋白、提效率、減豆粕、挖資源”成為全行業共識,飼用豆粕減量成效持續鞏固。

一是豆粕在飼料中占比進一步下降。2023年,豆粕在養殖業消耗飼料中的占比為13%,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按全年飼料消耗量測算,豆粕飼用消費減少730萬噸,相當于減少大豆飼用需求900多萬噸。全國33家百萬噸級企業生產的配合飼料中豆粕占比為10.8%,比全行業平均水平低2.2個百分點,示范帶動效果顯著。

二是豆粕減量技術體系日趨完善。完成70多種大宗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參數評價,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持續健全。生豬等主要養殖動物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和技術要點發布實施,舉辦在線培訓活動,讓飼料養殖企業熟練掌握精準配方等實用技術。總結提煉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糧技術等3項技術模式,遴選公布8家企業應用典型案例,低蛋白日糧技術覆蓋面不斷擴大。

三是替代資源挖掘利用取得突破。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備關鍵核心技術,適用范圍由魚類擴大至豬雞,產能達到2.5萬噸。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利用試點穩妥有序推進,探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模式和有效監管機制。優質飼草供給持續增加,牛羊養殖“以草代料”穩步推進。2023年,完成糧改飼面積2325萬畝,收儲優質飼草約6850萬噸,帶動減少牛羊精飼料消耗近1300萬噸。

實踐表明,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是促進養殖業節糧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有效抓手。同時,通過采用低蛋白日糧技術,還降低了糞尿中氮元素的排泄量,對于減輕環境承載壓力,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一步深化對飼用豆粕減量替代的認識

從這幾年的實踐來看,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潛力進一步釋放,但仍存在一些觀念和認識上的突出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一是立足大食物觀重新認識糧食安全。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物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目前,我國每年人均消費口糧138公斤,而消費肉蛋奶魚185公斤,其中肉類70公斤、禽蛋24公斤、奶類42公斤、水產品49公斤。我國居民每天攝入蛋白質105克,其中有38%來源于糧食,40%來源于動物產品,未來動物蛋白消費還將持續增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開,樹立大食物觀。‘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新時代的糧食安全是高水平的糧食安全,要讓人民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得到保障、幸福感不打折扣。

二是飼料中蛋白含量不是越高越好。基于長期以來的飼養習慣,一些養殖場(戶)和飼料生產經營者片面地認為飼料的蛋白含量越高越好、飼料顏色越黃越好。據對江蘇、山東、湖南3個省的179家養殖場(戶)自配料的調研,90%以上采用傳統的高蛋白日糧,86%的生豬育肥戶自配料中豆粕用量在20%以上。實際上,蛋白質營養的實質是氨基酸營養,需要關注的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數量及其比例,過分關注蛋白高低而不重視其中氨基酸的平衡,不僅會導致蛋白質的過度浪費,也不利于動物健康生長,同時過高的氮排放還會影響生態環境。另外,飼料顏色與飼料原料的顏色相關,玉米、豆粕等原料顏色是黃色,顏色深淺與飼料質量無關。

三是耕地種草合法合規、效率更高。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在一些鹽堿地發展飼草和現代畜牧業,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不一定都種糧食。”糧改飼項目實踐表明,1畝青貯玉米的效能相當于1.3畝籽粒玉米,顯示了全株生物量利用的巨大優勢。當前我國牛羊飼草料中優質飼草占比僅為25%,比理想結構低15個百分點,供需缺口超4000萬噸。《糧食安全保障法》和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規定,耕地應當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但一些地方理解有偏差,片面認為耕地不能種草,飼草種植空間受到擠壓;在開發利用鹽堿地等邊際土地資源時,也沒有因地制宜統籌種糧和種草的關系。

扎實做好“降蛋白、替豆粕、增飼草”三篇文章

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成效明顯,潛力仍然很大。我們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持續強化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促進飼料糧節約高效利用,著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聚焦降蛋白,大力推進低蛋白日糧技術。飼用豆粕減量替代重在減量,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是減量的關鍵所在。深入開展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構建完善基礎數據庫,支持國產飼料配方軟件研發應用。加緊制定肉牛、肉鴨等主要畜禽水產養殖動物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完善低蛋白高品質飼料標準體系。完善主要畜禽水產養殖動物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舉辦低蛋白飼料大講堂,集成推廣低蛋白日糧、蛋白飼料多元替代、飼料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等技術。

聚焦替豆粕,充分挖掘利用替代飼料資源。豆粕減量替代,既要節流減量,也要開源擴供,把能挖的潛力盡力挖足。組織開展國內地源性特色蛋白飼料資源調查,掌握國內資源存量及應用情況。擴大乙醇梭菌蛋白等微生物蛋白飼料原料產能。穩步開展餐桌剩余食物、動物源蛋白水解物、毛皮動物屠體等新蛋白資源飼料化利用試點,探索飼料化利用技術路徑和運行模式。

聚焦增飼草,實施增草節糧行動。落實《“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充分挖掘耕地、農閑田、鹽堿地等土地資源潛力,加快建立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現代飼草產業體系。繼續推進糧改飼,實施優質高產苜蓿發展行動,提升全株青貯玉米、苜蓿、飼用燕麥等優質飼草供給能力,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區域特色飼草資源。應用精準生物育種等先進技術加快培育優質高產抗逆飼草新品種,集成推廣飼草高效生產技術模式。開發利用鹽堿地等土地資源建設穩產高產飼草基地。

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發揮行業內外多方面力量合力協同推動。大型飼料養殖企業要帶頭應用低蛋白日糧技術,引領中小企業和廣大養殖場(戶)轉變觀念。科研機構要圍繞原料營養評價、新產品創制、配方軟件研發等關鍵領域開展聯合攻關,破解減量替代技術瓶頸。行業協會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舉辦多種形式的論壇、培訓、交流等活動,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主動參與。各地畜牧獸醫部門要統籌各方面力量,建立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實用技術、典型案例總結提煉和集成推廣,推動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不斷取得新成效。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日本美女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