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河南:鐵拳重錘 執法護農
“即日起至11月底,將部署開展2024年市場監管領域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質量違法、虛假宣傳等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凈化農資市場秩序,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質量安全。”
2月28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宣布開展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作為一項貫穿全年的部署,行動的開展彰顯了河南省打擊侵權假冒、質量違法、虛假宣傳等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和凈化農資市場秩序的決心。
自2023年以來,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組織開展農資監管執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通過部門協同聯動,依托農資打假聯席會議制度。發放化肥產品許可證74張,出動執法人員2.7萬余人次,檢查農資生產銷售企業1.2萬余家次,發現并整改問題企業484家,注銷撤銷許可證9張。”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張泰云介紹。
河南省化肥、農膜等農資產品生產企業多、需求量大,為此,河南不斷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對化肥、農膜等7993批次農資產品開展監督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448批次并依法進行了處置。針對發現的問題,組織專家對190家農資企業進行質量技術幫扶,幫助解決問題267個,有效提升了農資產品質量。
重拳出擊才能打擊震懾違法行為。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連續多年把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作為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的重中之重,聚焦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點環節,暢通農資案件舉報、受理、處置快速通道,2023年查辦農資案件462起,進一步規范了農資市場秩序。
為加強行刑銜接,聯合省高法、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等部門制定了《河南省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暫行規定》,“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向公安機關移送農資違法案件9起,其中,某市聯合公安機關查辦的制售假冒偽劣化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搗毀制假窩點3處,查獲假冒化肥成品225噸、半成品415噸。同時,強化信用聯合懲戒,對監督檢查、抽查中發現的65家問題企業,依法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存在嚴重質量違法行為的,依法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有力震懾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農資打假還在于宣傳引導,推進社會共治。為進一步發揮輿論監督和宣傳作用,河南省積極普及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農資知識,及時發布公眾提醒,曝光坑農害農案件和失信企業名單,公布河南省“鐵拳”行動農資違法案件典型案例18起,不斷提高農民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此外,通過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熱線、網站、手機APP等多元維權平臺,及時受理、辦理、反饋涉化肥等農資投訴舉報1100余起,做到投訴舉報處置與監管執法的無縫對接。積極開展“農資執法打假下鄉”活動。依托市場監管所等基層力量,深入農貿市場、田間地頭等設立農資打假維權咨詢點,印發宣傳海報等材料3.3萬余份,制作“購肥提示”短視頻,點擊量5萬余次。有效擠壓了游商小販及農資“忽悠團”的生存空間,營造執法有力、企業自律、群眾廣泛參與的農資打假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局將運用好農資打假廳際聯席會議機制,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聚焦化肥、農膜等重點產品,針對不法分子‘忽悠團’‘打游擊’等情況,加大打擊力度。加大農資產品監督抽查力度,聚焦群眾投訴舉報、排查發現隱患、新聞媒體曝光的重點產品,增加抽查批次,擴大抽查范圍。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加強農資打假宣傳,推進社會共治。開展農資企業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活動,聚焦農資質量安全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實施‘精準幫扶、對癥下藥’,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張泰云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