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貴州遵義市匯川區辦好村級民生實事——
把“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我建議將高標準煙田整治建設項目列為今年的首項民生實事。”“為了提升夜間出行的安全性,我建議盡快為紅旗組安裝路燈。”……這是前不久記者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高臺村采訪時,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華松手機里的微信小程序“村級服務平臺”上,看到的“高臺村2024年‘你最期望的民生實事’評選活動”評論區內容。
“我們通過‘村級服務平臺’,讓全村村民都能參與到民生實事的投票中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期望和需求,進行多選投票,真正實現了民生實事由民定。”張華松介紹。
2023年以來,匯川區組織各村級黨組織以辦好惠民利民的“十件民生實事”為切口,推動139個村(社區)黨組織領辦1390件民生實事,涵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為群眾幸福“加碼”。
“民生大事得聽老百姓的,我們村去年共先后完成了同勞務派遣公司合作解決村民就業問題、修建村公益性公墓和對接區水投公司為群眾安裝集中供水管網等10件民生實事,群眾都非常認可。”泗渡鎮松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肇雋說。
民生實事由群眾說了算,不僅增加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更精準地為基層干部的工作找到了方向。匯川區通過深入實施“力量下沉·網格賦能”行動,充分發揮“樓棟紅管家”和“管事小組”等力量優勢,線上利用“村級服務平臺”等平臺,線下通過進樓入戶、召開院壩會等方式,全面收集群眾關于產業、民生、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傾聽群眾呼聲。據統計,2023年匯川區共召開群眾會1000余場次,入戶走訪10萬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000余個。
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得讓群眾來監督。為確保民生實事真正惠及群眾,匯川區每年2月底前公示“十件民生實事”清單,通過網絡渠道讓群眾了解問題、解決方案及辦結時間。各鎮(街道)黨(工)委按月調度辦理情況,實行臺賬化管理,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實事落地落實,完成一件銷號一件。
為確保民生實事能辦好辦實,匯川區還把由村(社區)黨組織領辦的“十件民生實事”推進落實情況納入每月基層黨建重點任務督導范疇,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組織黨員群眾對實事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確保每一項民生實事都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滿意,讓群眾在發展中共享更多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眾需求,聚集資源力量,確保民生實事真正辦到老百姓心坎上。”匯川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陶建武說,匯川區各村(社區)的“十件民生實事”,正逐步將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