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釋放專業權威聲音 更好引導市場預期

——第三屆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論壇綜述

2024年04月02日 16:41  |  作者:趙潔 丁伶俐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3月29日,第三屆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論壇在北京舉辦。部分國家農業部門、駐華使節、國際組織和跨國企業,中國農業農村部門、行業協會、高校院所和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的230余名代表參加論壇。與會代表共同商討了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發展趨勢、當前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努力的方向。

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表示,國際農產品市場貿易持續發展,離不開各國攜手合作,希望通過與會代表對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形勢發表的真知灼見,對外釋放出專業權威的聲音,更好引導市場預期,為促進全球農業生產和貿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研判國際農產品價格波動原因

研判分析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發展動態,對全球糧食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重大議題具有深遠意義。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市場需求不振,貿易持續低迷,主要農產品價格大多持續明顯下跌,且仍未有止跌回升的跡象。多種傳統與非傳統因素疊加,不斷沖擊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影響國際農產品價格。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說:“影響農產品市場的關鍵因素分為傳統因素(如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與非傳統因素(如農產品金融化、能源化等)。現在越來越呈現二者相互交織疊加的趨勢,這些因素對農產品市場影響的強度、沖擊力度,要比過去大得多。去年以來,全球農產品貿易處在恢復性增長之中,但仍然受多種傳統、非傳統因素的疊加影響。”

“短期內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受供需和市場預期的影響。例如國際稻米價格,其前兩年一直保持連續上漲的態勢,近兩個月卻出現了下跌態勢。一個原因是東南亞春季稻谷陸續上市,另一個原因是前兩年稻米的價格已經漲到較高水平,供需緊張的局面有所緩解,國際大米貿易商普遍持觀望態度,對稻米價格形成了一定壓力。”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研究員、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專家(稻米)彭超分析道。

全球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驅動因素很多,且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法國駐華使館農業參贊塞德里克·普雷沃斯特認為,農產品價格變動有自己的成因,比如氣候變化、病蟲害等,這些都對農業生產有著重大影響。另外還有一些外部原因,如地緣沖突、貿易摩擦等,這些原因共同導致了農產品價格的過度波動。

據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分析,2024年大豆、小麥、玉米、棉花、肉類、乳制品等呈下行態勢。大米、食糖國際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近期回落勢頭已經顯現,后期面臨的市場震蕩波動或將增加。

今年農產品貿易平穩運行壓力加大

論壇發布《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形勢報告(2024年3月)》,歸納了2024年全球農產品供需和貿易的趨勢特點,并對2024年全球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環境進行展望。

根據報告,2024年農產品貿易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上升,平穩運行壓力加大;主要農產品供需相對寬松,但部分農產品供需偏緊;農產品出口限制政策持續,國際市場供應預期不穩;中國農產品貿易運行總體平穩,進口降、出口增。

就2024年小麥、玉米、大米等農產品的具體供需情況和價格走勢,與會代表分別進行了預測和展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說,根據FAO最新預測,2024年全球谷物產量為28.4億噸,與上一年相比增長1.1%。其中,世界玉米產量預測受巴西、中國及美國產量預期調整的推動顯著上調(5.3%),完全抵消了全球小麥產量預測的向下修正(下調2.3%)。2023/24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最新預測數環比上調310萬噸,增量幾乎完全來自全球粗糧貿易量的預期增長。2024年,FAO對全球小麥產量的初步預測為7.97億噸,較2023年增加1%。

“小麥、玉米價格在過去兩年經歷了很多變化,目前價格回落到了三年半之前,大米的價格還在上漲。”國際谷物理事會執行董事阿爾諾·佩蒂特說,過去三年來,大米價格指數有很大波動。此外,全球玉米市場呈現出新趨勢。過去十年玉米貿易量一直在強勁增長,但是之后會有所不同,玉米貿易量會逐漸穩定下來。

歐盟委員會農業與農村發展總司副司長皮埃爾·巴斯庫表示,近些年歐盟的作物產量受到天氣等因素威脅,極端天氣事件未來將會更加頻繁,不僅影響作物生產,還將影響畜牧生產以及水資源的利用。歐盟農業整體來講都需要通過適應新常態來解決挑戰,我們已經開始實施最新的共同農業政策,以幫助歐盟農業提高氣候韌性,生產更多農產品,耗費更少資源。

“用遲緩、不穩定、不確定三個關鍵詞,可以概括今年整個國際農產品市場和貿易的基本趨勢。”程國強認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農產品貿易的增長趨勢放緩,特別是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疊加美聯儲的量化寬松、俄烏沖突等,導致整個貿易的增長勢頭放緩;厄爾尼諾現象今年可能比較突出,導致農產品生產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比較顯著,供應鏈由于巴以沖突、紅海危機等受到較大影響,成本可能抬升;如果今年全球宏觀經濟能有效恢復,農產品市場和消費信心就會提振,但如果宏觀經濟依然低迷不振,那么有可能全球農產品市場貿易的增長還不如去年。

尋求合作共贏的發展之道

當前,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正處于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時代。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的博弈、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以及新技術、新業態的涌現,共同塑造了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復雜多變格局。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討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未來走勢,尋求合作共贏的發展之道,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在過去幾年,全球農產品市場實際上經歷了大幅度的波動。但從現在開始整個市場的調整可能進入一個新階段。全球農產品市場和農業供應鏈正在穩步有序恢復,全球經濟復蘇呈現出萌芽狀態,各貿易主體對未來展現出了積極的信心,這為未來全球農產品市場和農業國際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我們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農業生產國和農產品貿易國,希望看到國際社會攜手共同推動整個農產品貿易和市場向前發展。”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說。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塞斯·邁耶表示,中國在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美中兩國合作能夠提升區域和全球糧食安全。同時,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運輸方面的問題,對農產品市場與貿易造成了干擾。美中兩國合作,能夠提升全球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韌性。

“中國是歐盟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是歐盟的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和第五大農產品進口來源國。歐盟希望出口更多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到中國。我們希望和中國合作,解決仍然存在的一些貿易壁壘。”歐盟委員會農業與農村發展總司副司長皮埃爾·巴斯庫說。

展望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前景,與會各方希望各國進一步加強合作,提振信心、提升信用、暢通信息,確保貿易預期穩定透明;致力于增強產業鏈的健全性和供應鏈的穩定性,確保貿易暢通有序;做好風險防控,確保貿易健康持續。中國將積極推動跨境農業服務貿易發展,持續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青青国国产视在线播放观看91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久久伊人精品波多野结衣 | 在线不卡日本v2019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