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第135屆廣交會將更趨數字化智能化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震宇)4月1日,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本屆廣交會展覽面積達155萬平方米,將有2.86萬家企業參加出口展,其中新參展企業超過4300家;680家企業參加廣交會的進口展。初步統計,目前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9.3萬采購商完成預注冊,220多家頭部企業和工商機構確認組織代表團參加本屆廣交會。
據介紹,本屆廣交會具有創新活力更強、更趨數字化智能化等特點。本屆參展企業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5500家,比上一屆增長20%,預計現場展出的新品將超100萬件,綠色產品將超過45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將超過25萬件,均較上一屆有所增長。有4000多家企業獲得過國際創新設計獎項。今年廣交會將進一步充實數字技術、智能制造展示題材,相關參展企業近3600家,參展產品包括腦機接口智能仿生手、自動導航運輸設備、人工智能翻譯機等智能產品超9萬件。
此外,本屆廣交會更加注重質量和標準。廣交會一直嚴把參展企業的“質量關”和展示產品的“質量關”,嚴禁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的企業參展,展品必須符合出口產品質量法律法規。“可以說,中國參加廣交會的2.86萬家企業,都是中國外貿企業的優秀代表。其中,超過6700家外貿企業參與了國際或國內標準的制定。廣交會所有企業的共同目標,就是達到更高的質量和標準。”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廣交會主要展示的是消費品,但是近年來,廣交會展示的中間品和資本品比重提高到12%。在資本品集中的機械類展區,5年展位規模增長超過50%,資本品和中間品在廣交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據介紹,廣交會自創辦以來,累計到會境外采購商超930萬人、全球合作伙伴195個,有力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交流和友好往來。為便利境外采購商來華,本屆廣交會加強簽證、辦證、餐飲、交通等多方面保障舉措,超90%的駐外使領館簽證辦理發放時間縮短至4個工作日。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