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種田“老把式”的新舞臺
這幾天,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三分公司第十四管理區種植戶李勤國有些糾結,種了一輩子地了,馬上到退休年齡又當“官”了。前幾天管理區召開的規模家庭農場換屆選舉,60歲的李勤國又被選上了第六規模家庭農場的場長,需要管理5000多畝地。
2023年初,為響應北大荒集團黨委號召,八五三分公司選定第十四管理區作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試點,搞起規模家庭農場。經過前期摸排調研,由全區適合適度規模經營的365名種植戶公開選舉,最終6名有經驗的種田“老把式”脫穎而出,當上了規模家庭農場場長,李勤國就是其中之一。
種地上不上心?賠了咋辦?干活多少?不種地干啥去?從搞規模家庭農場開始,李勤國就和鄰居一起研究,一個個問題解決,一項項制度細化。
剛定完規章制度,李勤國又和大家伙兒馬不停蹄到北大荒北安分公司學習先進經驗,回來正趕上采購農資,“我們幾個規模家庭農場場長一合計,帶著監督員代表跑了寶清縣和雙鴨山市,比價唄,還是咱們集團統購的便宜。”
“管理區信任,種植戶也信咱,那就干唄。”說起今年怎么干,李勤國黝黑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去年年景不好,我們效益照往年都不差啥,和散戶比產量更是高出一大截,今年有信心。”
不僅李勤國有信心,種植戶跟著規模家庭農場也覺得有奔頭。種植戶張文軍家有120畝玉米,跟著李勤國干了1年掙了8萬余元,比非規模家庭農場種植戶多掙了1萬余元。當地像張文軍一樣把地交給規模家庭農場經營,自己再外出打工的種植戶還有六七十戶。管理區主動與轄區濱橋甜糯玉米廠對接,不僅談下了今年2000畝鮮食玉米的訂單,還敲定了加工廠要優先安排規模家庭農場種植戶“再次創業”的小目標。
2023年,管理區規模家庭農場大豆畝均產450斤,平均畝效益635.84元;玉米畝均產1900斤,平均畝效益738.64元;規模家庭農場成員節約成本40余萬元。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