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4年第二期

把握時代的脈博——吳行書法蠡評

2024年04月03日 16:48  |  作者:孟會祥  |  來源:《畫界》2024年3月第2 期 分享到: 

吳行先生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理事、楷書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書協主席。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獲獎無數,曾被稱為“獲獎專業戶”。曾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一等獎總分第一名,被稱為“狀元”,后來又獲得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兩度榮膺“蘭亭七子”稱號;受到過河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委宣傳部的嘉獎。可以說,當代活躍書家的獎項榮譽,吳行應有盡有。更為重要的是名副其實,他的創作一直走在“守正創新”的前列,得到了書法界專業人士的廣泛認可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許。“口碑”比“獎杯”更有說服力,作品比職務更有說服力,吳行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對待書法從來不缺書史意識,踔厲奮發地奔赴理想。可以斷言,在“60年代書家”中,吳行已經是一個“重鎮”,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宋)蘇軾詞二首(行書)吳-行

(宋)蘇軾詞二首(行書)吳-行

吳行的書法歷程,頗有傳奇色彩。

其傳奇可由三個不可思議概括。其一,早年僻居義馬煤礦,而率先成為河南首獲“國展”大獎的書家。正如周俊杰先生所說:“處于偏僻義馬煤礦的毛頭小伙,居然在書法上表現出了特有的靈氣,楷書、隸書,尤其行書均寫出了傳統,寫出了時代,也寫出了個人的氣質、性靈和獨有的審美追求。他多次在國家級的書展中入選、獲獎,成為河南第一個獲得國獎大獎的書家,被稱為獲獎專業戶。”其二,吳行多災多病,出過數次車禍,又經歷過數次病危通知。吳行的病,每次都來得陡然而兇險,動輒昏迷數日,堪稱與死神擦肩而過,而每次又奇跡般地起死回生。而且,與驚人的生命力相表里,他的書法也總是在大難之后,倔強地更上層樓。其三,吳行曾投身商海,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在拜金的時風下,有錢是“成功人士”的代稱,人們似乎沒有理由期望他回歸書法。然而,吳行不但回歸了,而且回歸得徹底、漂亮。

當然,吳行的成功,也絕不是“命中注定”,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之處,都有其必然性,構成了吳行書法歷程的邏輯鏈條。

吳行1962年生于義馬煤礦工人家庭,父親在特殊的年代飽受沖擊,乃至半身不遂,母親常年陪伴父親看病。無奈,吳行寄居新安鐵門外祖父家,少年的寄居,養成了吳行的特殊性格,也種下了文化的種子。吳行的外祖父是個舊時代的讀書人,也許生活中,對吳行免不了隔輩親的嬌縱,但要求吳行每天用石膏水在黑板上書寫20個字,不容偷懶。老先生也許只是為了“收束其心”,卻無意對吳行進行了書法啟蒙。而鐵門鎮正是千唐志齋所在,孤獨倔強的少年吳行,在張鈁的蟄廬恣意歡樂,也承受了潤物無聲的模鑄。正如他自己所說:“放學的鐘聲響起,小伙伴撒歡似地涌入蟄廬,頓時間,滿地散落的碑刻、石雕,成了灰頭土臉少年伙伴捉迷藏、玩游戲的道具。廢園中,大家盡情玩耍,哪里知道趙孟頫、董其昌、王鐸等前賢文曲,皆在腳下。”可以說,于右任、張鈁等民國傳奇人物,早已潛在地成為他神往的對象,而聯通這些傳奇人物的途徑,則是書法。雖然書法是被逼而接近的,但時日既久,就會形成下意識的反射,“不思量,自難忘”。書法是他抗爭、奮進的途徑,也是克服“痞壞”的良藥,吳行成了卓有成就的文化建設者。義馬雖然偏僻,而千唐志齋的格局卻相當宏大。

疾病當然是不幸,但不幸之中,卻也有可遇不可求的機緣。傳奇故事中,常常有人大病之后,突然獲得神秘力量的情節,看似無稽,其實隱喻了一定的道理。經歷過生死關頭,才會思考終極問題,至少,可以看透、看淡些東西。吳行每一次“復生”,都恍然獲得“般若”智慧,他的書法,也相應地調整方向,有所進階。也許,沒有這幾次可怕的疾病,吳行未必在書法上實現“人間清醒”。

吳行經商也緣于病,逐利是為了彌補因治病欠下的虧空。以其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濟以藝術敏感,毅力過人,果然無往不勝。然而他并不耽于消費娛樂,而鐘情書畫古董,日積月累,收藏漸富,寢處其中,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收藏界人士,十之八九不看重當代作品,一嫌其心態浮躁,不及前人氣定神閑;二嫌其技法粗疏,不及前人真實不虛。學書法,必多看前人真跡方能入妙。正是借助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特殊經歷,吳行過眼古今名作無數,提高了眼力,有了學術深度,反哺于他的創作,使他能夠在眾聲喧嘩中保持冷靜,出離了“當紅書家”的樊籬,獲得了更長遠的價值取向。

禍兮福所倚,所謂強者,總能把常人不可忍的困難,轉化為財富。吳行經歷的種種不可思議,恰好造就了他,也造就了其書法。

芳草東風九言聯(行書)-吳-行

芳草東風九言聯(行書)-吳-行

與其生活狀態相表里,吳行書法約略可分為四個時期。一是泛臨碑帖又緊跟時尚的鋪墊時期;二是回歸經典,矢志晉唐時期;三是參酌宋人,抒發性情時期;四是厚重典雅,追求廟堂氣息時期。

20世紀80年代,吳行作為河南率先獲得“國展”大獎的書家,在全國嶄露頭角,一方面緣于書法的“夙慧”,即少年時期的情結,另一方面,當然緣于其勤奮和敏銳。在求新求變的審美訴求下,吳行輕易就能捕捉書壇的風吹草動,又濟之以“五體皆能”的雄厚基礎,時新樣式手到擒來,屢試不爽。此為泛臨碑帖又緊跟時尚的鋪墊時期。

一場大病之后,往往也是屢屢獲獎之時,他不滿足于充當走馬燈式的流行元素,對書法的意義有了深層的思索。他說:“在那之前寫字都是跟風的,也獲全國獎,但都是今天這個能獲獎,大家熱這個,我就學這個;明天熱那個,我就學那個。這之后,才基本上是沿著自己的一條思路在走,沒有再跟過風,和別人都拉開距離了。”所謂“自己的一條思路”,也就是回歸經典,基本上以行書、楷書為主。行書以《集王圣教序》為主要面目,楷書以唐墓志為主要面目。十幾年前,我曾記如是:“他眼中的當代創作現狀,脈略清晰,歷歷可按;帖派的風吹草動,他能夠遂即明察,而遂即取舍。當代帖學復興,首在對晉唐筆法的追溯,演而為對顏真卿、米芾的重新解讀;對《閣帖》的墨跡還原;對二王尺牘的放大處理;以張旭為橋梁的草書技巧重演;以簡帛、殘紙為借鑒的筆法溯源……細心抽繹吳行書作,皆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然而他決不會因是而秦楚,而是納之于以《集王圣教序》為軸線,以帖學歷代名作為輔翼的自家庭除之內,六經注我,驅遣古今,務要兼眾美而迥出。”此為回歸經典,矢志晉唐時期。

泛蘭倚玉九言聯(楷書)吳-行

泛蘭倚玉九言聯(楷書)吳-行

帖學復興,筆法再發現是當代書法的重要成果之一,但這只是方法論意義的成果,并不是當代書法的終極目的所在,思慮通審,學成楷則之后,當然還要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因此,二王回歸之后,宋人書法的再度流行,有其必然性。吳行得風氣之先,在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米芾的時候,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蘇軾上,以期開掘更淳雅的氣息,表達更深沉的情懷。即便在“蘇體”流行的時期,吳行也與跟風集字者有本質不同,他筆下的蘇軾是進一步上溯山陰的蘇軾,是建立在初唐楷書、唐墓志楷書基礎上的蘇軾,獨有清剛果決、雄姿英發之美,此為參酌宋人,抒發性情時期。

近年,吳行書法不斷發生嬗變,表現在用筆上更加珠圓玉潤、典雅厚重;結字上更加平正端莊、張力飽滿;章法上在強調單字技術完備的前提下,暗含映帶。吳行是當代帖派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帖法表現有一定融會性,與別人拉開了距離。其中,筆法和字法的真實不虛,是過硬的本領。顏真卿說張旭“楷法精詳,特為真正”“真正”這兩個字,看似入門功夫,其實很多書家未必能做得到。帖法中融入碑法,也是他的特征之一。帖法當然以紙上書跡為標準,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實紙上書跡也受金石書跡的影響。像唐人歐、禇之法,不可能不受碑版的影響乃至模鑄。吳行潛意識中受千唐志齋的影響也罷,有意與別人拉開距離也罷,他的楷書似歐非歐,佐以二王和唐墓志,他的行書肇始于《集王圣教序》,摻以唐宋趣味,都寫出了金聲玉振之感。從審美旨趣上看,他的作品時時帶有明清狀元對、翰林對的廟堂氣象,正是不斷蠲棄小趣而崇尚大道的結果。這一方向,或許乍看平凡,實際上是追求更完善的技術、更高遠的意境,很可能,他又一次走在了前頭。是為厚重典雅,追求廟堂氣息時期。

(唐)王建詩一首(行書)吳-行

(唐)王建詩一首(行書)吳-行

吳行爭勝心極強。初期與同道爭,在展賽中攻城拔寨,戰績驕人。隨著閱歷深,見識高,功力厚,自然便產生了與古人爭一席地的雄心。當代書法復興的數十年來,吳行總是屹立潮頭,甚至總是敏銳地占有先機,那也只是“過去式”。翻翻幾十年來的大展作品集,看看幾十年來“各領風騷三五年”的風云人物,就會發現,相比一時的呼風喚雨、聲名鵲起,作品的穿透力更為可貴,將來史上,只能憑作品說話,只能憑后人認可的作品說話。這樣來審視吳行的書法歷程,審視吳行的作品,就會明晰地看到他越來越明顯的獨立性,越來越明顯的書史意識,其志不在小。所以,過去我說吳行是“扼住命運的喉嚨”,現在我說吳行是“把握時代的脈博”。

歷史只會記住引領時代、代表時代的人物。在書法發展的坐標軸上,吳行值得期待。

2024年2月1日

吳 行

別署復生。1962年出生,河南澠池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二級教授。河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中山書畫院院長,河南省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

作品入選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八屆全國書展,全國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展,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展優秀獎、第四屆全國展全國獎、第五屆中青展一等獎、第五屆楹聯展一等獎。2006年獲第二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第一名,2012年獲第四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2007年、2011年連續兩屆獲“蘭亭七子”稱號,2012年入選全國首屆當代名家系統工程“三名工程”書法大展。

責任編輯:楊文軍

版面設計:湯煒

未標題-1

2


編輯:畫界 邢志敏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自拍亚洲日韩一区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综合有精品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久久九九99这里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