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一田收三茬,效益增四倍

2024年04月08日 10:36  |  作者:王嘯虎 朱海洋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春風吹拂,陽光和煦,蝦塘里泛起層層漣漪,田埂上的野花競相綻放,一群白鷺悠閑地散步覓食。最近,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黨灣鎮慶豐村的稻蝦鱉共養基地里,一場徒手捉鱉的網絡直播正火熱進行。

鏡頭前,一位中年男子手持特制魚叉,往水下淤泥猛戳。一提一叉間全憑手感,還真戳中一只,此時再彎腰伸手入泥,這種傳統捉鱉法懸念十足,頗具看頭。才一小會兒,直播間里就人氣陡增,再看這環境、這手法,讓人很難不下單。

這位徒手捉鱉的中年男子,是稻蝦鱉共養基地負責人、杭州浩瑞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明浩。從捉鱉時的颯爽英姿,就看得出他的果決范兒,從稻蝦共養,再到稻蝦鱉共養,不斷大膽創新,探索出一條成功路,還帶富了周邊人。

黨灣是農業大鎮,隨著非糧化整治工作的扎實推進,如何既能保住“米袋子”,又能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慶豐村跨出了第一步,想到了在嘉興桐鄉實施稻蝦共養的農業大戶吳明浩。能否將他引來,也將這種技術普及?雙方一拍即合。2021年,村里通過土地流轉,將100余畝土地交給了吳明浩。

一技在身,自獲成功。據介紹,3月中旬放蝦苗,3個月后基本可收完,到了6月底,單季晚稻登場。由于可以提前育秧,等于又“搶”回了小半個月。不光一地有兩收,田里養殖的小龍蝦因為生態、綠色,大受市場歡迎;小龍蝦的排泄物又可給土壤增肥力,增產又“減肥”。第二年,吳明浩的基地擴大至540畝。

能不能再升級?吳明浩又動起了腦筋。他在田里圈了一角建起小暖棚,買來一批鱉苗放里頭試養,待第二年氣溫升高,鱉苗長到一定大小再放到大田里散養。這一招又成功了,鱉的成活率達到95%,重量普遍能長到約一斤半,大的甚至有兩斤多。

“我們不投喂飼料,這鱉只吃田里的螺螄、小魚,與野生的差不多,品質好,能賣到120元一斤。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養殖面積。”吳明浩算了一筆賬,采用稻蝦輪作,可畝產小龍蝦150公斤、優質水稻700公斤,畝均產值6000元。“如今加上養鱉,畝均總產值一下提高到1.4萬多元,效益比單一種水稻增長了4倍多。”

眼下,讓吳明浩更加欣慰的是,大學畢業的女兒回來幫忙,她懂網絡會直播,田間地頭就是直播間,生產過程就是營銷場景,稻蝦米、小龍蝦、稻田鱉上了“小黃車”,一吆喝,訂單絡繹不絕。去年,父女倆的網絡銷售額達到了170多萬元。

目前,黨灣正大力推廣稻蝦鱉共養、稻漁共養、稻鴨共養、稻蛙共養等新模式,今年計劃將綜合種養面積擴至1000畝以上,探索實現從單一種植到共生共養,大力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 亚洲一区AV在线播放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久久中文字幕无吗一二区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