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村級科技員 高效助春管
“在小麥春管時,根腐病等病蟲害要早預防,現在該噴施殺菌劑和葉面肥,有條件的可以再噴施生長調節劑……”近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苗莊村農業科技員苗增壽通過村里的農田管理群向村民傳授小麥管理注意事項。目前,全區已有116名像苗增壽一樣的村級農業技術員上崗,實現一村一名科技員。
55歲的苗增壽是村里的種糧“老把式”,也是邯山區選定的村級農業科技員。十多年前,他種的田地被邯鄲市農業科學院選定為小麥種植試驗田,從播種到管護,再到收割,每個環節的技術要領都有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如今,他種植的600畝小麥,都是經過反復對比試種后的高產高效小麥品種。善于學習的苗增壽,也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田間技術專家,在耕種、植保等方面給予其他農民幫助指導。
借助自己的試驗田,苗增壽把種植的小麥品種反復對比試驗,在連續多年高產穩產后,再推薦給村民種植。
苗增壽還在農業政策和實用技術上當好傳播者,通過河北省農技推廣中心平臺等渠道,學習最新農業農村政策和實用技術,并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一套田間管理技術,適時宣講給當地農戶。
“村里的科技員太給力啦!該買什么種子,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噴藥、噴什么藥、用多少量,都給你講得清清楚楚,咱們不用舍近求遠去請教市里的專家了,他們就是咱身邊的‘土專家’。”當地農民苗艷軍說,在苗增壽的指導下,他種田的效益越來越好。
邯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陳紹萍介紹,全區篩選出116名“思路清、頭腦靈、懂技術、有經驗”的農業種植能手作為本村的農業科技員。在經過農業專家培訓后,他們向村民宣講傳播種植管理技術,將優質種子介紹給村民,接受村民咨詢等。針對田間管理共性問題和疑難問題,還可向上級部門請求技術援助,邀請省、市、區技術專家前來面對面支招,真正成為上接專家、下接農戶的農業技術“牽線人”。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