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夯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管理基礎

2024年04月16日 10:21  |  作者:伍愛群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伍愛群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知聯會副會長,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加快推動綠色化、低碳化轉型階段,需要更好地發揮高水平保護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提出,要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要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必須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同時要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這為新發展階段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同經濟發展有機協同、深度融合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當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能耗和碳排放管理的數據基礎較為薄弱。現行能耗統計核算及管理體系難以適應“雙碳”目標推進的管理要求。區域層面,現行能耗統計以“法人”為主體上報,以此為基礎開展碳排放管控難以分清屬地管理責任;行業層面,現有能耗統計體系以經濟活動作為劃分依據,存在工業、建筑、交通等不同領域、行業能耗數據交叉,邊界不清晰等問題;企業層面,現有能耗管理體系無法支撐重點用能企業分工序、分產品等精細化節能降碳管理要求。二是促進低碳發展的行政管控壓力傳導不暢。現行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以及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等關鍵指標并未壓實至各類經營主體,導致目標分解的落地性不強,工作推進的整體性、協調性和穿透力不足;經營主體主動作為的積極性不足,基層管理部門在碳排放家底不清的情況下,被動應對各類“實施方案”“行動計劃”。三是傳統節能減排激勵機制合力不足。“命令-控制”式行政指令存在財政投入機制單一、引領帶動不足、政策激勵外溢效應不明顯等問題。不同管理部門掌握的行業、企業能源消耗、能效水平、污染排放等基礎信息相對獨立、信息公開不足,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難以低成本地開展投融資評估。

為此,建議:

一是優化完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快建立完善碳排放量化管理體系。對標國際規則,系統研究整合現有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傳統污染物排放等統計資源,分工建立完善“省市層面-領域行業層面-企業設施層面”有機銜接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基于行政或市場管理的視角,合理界定建筑、交通、工業等分領域、分行業碳排放管理邊界,形成協調、高效的碳排放控制目標分解與考核體系,將碳排放管控壓力有效傳導至各類經營主體。

二是加快理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管理抓手。基于扎實的碳排放量化管理體系,優化完善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碳排放增量控制和存量減排機制。增量控制上,強化源頭管控,系統研究利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等節能減排管理制度,促進跨部門管理制度的銜接和互動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存量減排上,針對碳市場納管行業、企業,加強碳排放配額總量設定及分配機制與碳排放“雙控”要求的有效銜接,逐步推行配額有償分配,推動碳市場真正發揮碳排放定價作用。

三是加快推動形成減污降碳的政策合力。科學制定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碳排放績效評價方法,研究發布各行業碳排放績效先進水平、基準水平等。加強與國際綠色低碳標識認證體系的對接,鼓勵企業開展綠色低碳產品認證,加大消費側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節能減污降碳等相關基礎信息和技術工具的提供,加大信息公開力度,鼓勵將重點監管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環保違法違規記錄、能耗和碳排放總量及強度控制指標完成情況等環境和社會風險信息與征信體系連接,為金融機構、相關企業、認證和評級機構、金融監管機構等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日韩精品中文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 欧美A理论片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