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當好河長:一起守護“家門口”每一條河
——嘉興市南湖區政協持續12年助力水環境建設
暮春時節,漫步于南湖區湘家蕩區域的東環河、三店塘畔,藍天、白云、綠樹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不時有水鳥翩飛,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這是浙江省嘉興市大力推進河長制、打造“幸福河湖”的豐碩成果,也是區政協積極助力水環境建設的成效縮影。
“我們時刻牢記
時針的齒輪撥回到2012年,嘉興的水質達標率為零,市控以上斷面均未滿足功能區類別要求,
黨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黨委有部署,政協有落實。根據區委統一部署要求,區政協全面參與河長制落實工作,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
三店塘河道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段流經南湖區七星街道,河長由時任區政協主席
針對該河道過往大船往來頻繁、周邊企業多以及河道支流多、存在設障、捕撈、養殖的實際,南湖區政協成立“五水共治”民主監督調研組,組織委員深入企業、碼頭等點位,開展污染源調查,召開座談會,全面摸清情況,進行問題分析,提出意見建議制定“一河一策”,明確污染整治具體措施,每月使用巡河APP開展巡河,隨時報送問題和建議。
區政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三店塘楊廟大橋出境斷面水質達到良好,2021年達到優秀……”“2017年全區實現了水質從
河道治理成效明顯,水質不斷改善,區委、區政府對河長也作了相應調整。南湖區政協一屆接著一屆干,一任接著一任做,一以貫之抓好河長制落實。2023年,區政協主席章劍接力東環河河長。東環河是嘉興市骨干河道、重要水域,主要功能有行洪排澇、灌溉供水、交通航運、生態環境等。現在東環河沿岸河道水質整體狀況良好,達到了Ⅲ類標準,而在2016年時候東環河全年水質主要以
南湖區政協主席、區級河長章劍介紹,近年來,區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組織廣大委員參與一線巡河、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監督評價、宣傳引導等工作,協力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有能、有效”轉變。
“江河安瀾、河湖健康、百業潤澤、人水和諧。”近日,章劍在巡查東環河時提出,要樹立更高標準推進水生態系統建設,做到水清岸綠;要始終緊盯水質監測變化,保持水質向好趨勢;要及時加強巡查,第一時間處理巡查中發現的問題。
根據巡河調查結果,東環河主要污染原因在于航道往來船只多,運輸船只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排入河影響水質,且這類污染源較難控制、治理難度較大。對此,區政協委員、鎮級河長、湘家蕩區域黨工委副書記鄭玲建議:針對港口和碼頭等船舶集中停泊區域,按有關規范配置船舶含油污水、垃圾的接收存儲設施。同時,加大對監管河湖管理范圍內非法排污、設障、捕撈、養殖、采砂、圍墾、侵占水域岸線等行為的處罰力度。
“針對委員反映的問題、提出的建議,我們將系統梳理、認真研究,制定‘一河一策’并積極落實。”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十二年來,南湖區政協先后圍繞“五水共治”、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等開展三級政協聯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參與委員2000余人次,累計巡查河道6000余公里,開展各類視察與專題調研180余次,召開座談會140余次,實地查看企業470余家,走遍全區每個村社,踏看了全區所有劣V類水體,提出意見建議38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區政協機關及全體委員為“五水共治”捐款達165萬余元。關于加快污水管網建設等260余條意見建議獲得黨委政府采納。此外,還通過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在多方努力下,嘉興市內石龍橋港、三子橋港等多條河流水質從過去的劣V類提升到了現在的
“助推美麗南湖建設,關鍵在于久久為功。作為政協委員,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發展,更要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石龍橋港區級河長、南湖區政協副主席周小明表示,“水環境是整個城市的生命線,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保護好它。”
凝心聚力,再譜新篇。接下來,圍繞“河長制”滌故更新的新答卷,區政協將堅持同心同向同行,對河長制工作進行再提煉、再探索,為加快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嘉興韻味的浙北江南詩畫水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吳月琴 潘垚鎂)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