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頭條

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2024年05月08日 09:38  |  作者:徐艷紅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編者按: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觀大勢、把方向、謀全局,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監事長、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呂紅兵對經濟領域法治建設有著深刻獨到的了解。近年來,呂紅兵將目光投向了推動共同富裕的法律體系建設上,他多次深入基層調研,數易其稿,不斷完善,最終完成了2萬字的調研報告。

此后,他又將調研報告提煉濃縮成1500字的提案,從政策、法律、實踐各個角度,從市場、政府、農村各個層面對共同富裕法治體系建設進行探討,提出應進一步完善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立法、推進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法律規范完善、加強市場運行與市場調控相關法律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法律制度健全等7個方面的建議。

于是,與呂紅兵委員的對話便圍繞“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法律體系展開。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記者:您如何理解推動共同富裕法律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請您談談全面依法治國與實現共同富裕之間的關系。

呂紅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我們已經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日益增長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共同富裕,都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順應事業發展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加以推進。

體現我國公有制與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律法規應進一步修訂和完善

記者:目前,推動共同富裕法律體系還存在哪些短板?

呂紅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我國憲法及民法典均明確規定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是推動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和物質前提,也是推動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和法治保障。

目前,體現我國公有制與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屬于“法律法規”層級的法律規范,從主體上分析,在國有經濟方面,有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企業國有資產法;在集體經濟方面,有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鄉鎮企業法、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在非公經濟方面,有個體工商戶條例、個人獨資企業法;在混合經濟方面,有公司法、合伙企業法。

以上法律法規應進一步修訂、綜合化完善。一是因“年久失修”,上述許多法律法規制定時間久遠,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于1988年4月13日經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雖經2009年8月27日作出部分修改,至今也已有13年。二是要協調統一,須拾遺補闕。例如民法典提到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這兩類推進農村富裕的核心主體,顯然對此立法屬當務之急。此外民法典專節規定了“兩戶”的法律地位,因此在加快修訂個體工商戶條例的同時,應盡早出臺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專門規定,并與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相關規定相協調與相匹配。三是應抓住重點,以規范引領。國有企業是“共和國的長子”,習近平總書記也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長子”已經有企業國有資產法的維護,“自己人”也應該有民營企業立法的保障,將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政策法定化。

我們注意到,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明確企業國有資產法修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也已納入議事日程。期待這些立法修法項目盡早完成、實施見效。

土地制度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陸續頒布并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土地方面的法律,以及礦產資源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自然資源方面的法律。“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以土地管理法為例,側重的是“管理”,但同時為了更好地推進發展,在“歸屬”與“保護”的前提下,應當突出“利用”與“開發”,以民法典為依據在“使用”與“收益”上下功夫、做文章,推進“財富之母”更充分地造福人民。可以考慮制定統一的土地基本法,并以此為母法,形成土地法律體系乃至土地法典。

進一步強化與二次分配相關的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記者:防止兩極分化,政府調節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對與二次分配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

呂紅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專家指出,一次分配是基礎,二次分配是關鍵。而二次分配包括稅收、社保以及轉移支付三個重要方面。

一是應進一步完善稅收法律制度。

完善稅收制度,直接稅改革是重中之重。例如,應該進一步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稅率過高,高收入群體轉嫁個人所得稅導致稅基減少,稅收總量降低。再如,應適時依法開征房地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另外,目前我國有關稅收優惠的規定繁多,分種類、按行業,因時、因地,長短不一、對象各異,故應出臺統一的“稅收優惠法”。

二是應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在社會保險方面,值得關注的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完善,應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的新要求,并結合民法典有關監護制度、居住權制度、婚姻家庭繼承制度的新規定,對老年人權益保障作出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的規定。在社會救助方面,應依據中辦國辦2020年4月印發的《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對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進行擴展性完善,制定社會救助法。在社會福利方面,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共同構成了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的核心內容。在社會優撫方面,兵役法、退役軍人保障法均已施行。

應當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我國社會保障的內涵被大大地豐富了,遠遠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范圍,而在住房保障、公共衛生等方面,應該同樣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住房保障方面,應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考慮盡快制定“住房保障基本法”。在公共衛生方面,可在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基礎上,適應構建強大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需求,制定“公共衛生基本法”。在公共教育方面,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均已實施,應當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統一制定“公共教育基本法”。在公共文化方面,應突出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主題,制定統一的“公共文化基本法”。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應出臺“公共法律服務基本法”。

三是加快轉移支付制度立法。

目前在財政轉移支付方面法律上層級不高,建議制定“轉移支付法”,明確轉移支付的目的、原則、方式、資金用途;強調轉移支付須與各級政府預算同步,實行預算管理;規定相關項目公開制,接受社會監督;確立專門中央轉移支付管理機構等。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基本實現方式

記者:您談到二次分配是關鍵,一次分配是基礎,請問,推進共同富裕的基本實現方式是什么?我國與此相關的法律體系建設情況怎樣?

呂紅兵: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基本實現方式。

“勞動是財富之父”,應形成人人愛勞動、致富靠勞動的良好社會風尚。我國已出臺勞動法、就業促進法、職業教育法,應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在保障勞動者權益尤其是勞動者按勞分配權益過程中,健全工資決定及增長機制尤為關鍵。因此應貫徹落實工會法,并適時制定“工資集體協商”與“最低工資”相關法規,夯實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法律基礎。

拓寬居民股息、紅利等增收渠道,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題中應有之義。對此,應重點貫徹落實證券法特別是其中“投資者保護”規定,切實維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剛剛出臺的資本市場“新國九條”,也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

多渠道增加農民集體和個人分享的增值收益、資產收益是推進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建議結合“土地基本法”的制定和土地法律體系的完善,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改革納入統籌規劃之中,并以此為核心路徑,設計并實現農民財產性收入倍增計劃。

加快建立三次分配相關的基礎性法律制度

記者:發展慈善事業也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這個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設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呂紅兵:的確,應當加快建立三次分配相關的基礎性法律制度。有專家指出:一次分配講效率兼顧公平,二次分配講公平兼顧效率,而三次分配則講志愿、講道德。也就是說,如果一次分配是基礎、二次分配是關鍵,那么三次分配就是配套和輔助補充。

目前慈善法、公益事業捐贈法、基金會管理條例均已施行。我國民法典專節規定了“非營利法人”制度,并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作出規定。建議依據民法典對基金會管理條例作出完善,以推進發展為出發點將其修訂為“基金會條例”,并同步制定“社會團體條例”“社會服務機構條例”;或者將事業單位法人包含其中,制定統一的“非營利法人法”。我國民法典規定了營利法人的社會責任,公司法更是以專條規定了社會責任。在此基礎上,可以制定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條例”。發展慈善事業需要大力發展志愿服務事業,志愿服務條例已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建議制定統一的“志愿服務法”。

雖然說“三次分配靠自愿”的提法通俗易懂,但從其內涵上來講并不盡全面。從國際經驗看,如果沒有遺產稅、贈與稅等稅種,僅僅靠宣傳號召、道德感召,也很難做大做強做優三次分配。為此,建議開征遺產稅、贈與稅,同時通過完善所得稅法給予慈善事業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稅收優惠,才能真正推動三次分配健康、順利發展。(記者 徐艷紅)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在线播放中文有码国产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