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同心同向 凝識聚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討會小記
春日的寧夏銀川,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叭辖稀庇瓉砹擞忠淮问?。
近日,由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導,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討會在銀川舉辦。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部分省(區)市政協與會人員齊聚一堂,研討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助推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中華文明數千年形成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使我們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內涵是一個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進程。”中央黨校文史部二級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兼職教授、費孝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平的一席話開宗明義。他表示,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教授王延中表示,目前精準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效服務國家和各地民族工作實踐的人才隊伍還相對薄弱,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各類研究基地、教學實踐基地的指導,不斷提升上述教學科研機構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鼓勵各相關機構融合發展,把準研究方向,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基礎性問題聯合攻關、融合發展;積極發揮博物館、文化長廊、現代文化建設場所的作用,在國家層面和地區層面形成有利于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宣傳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豐富史料、資料和數據庫,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
與專家的分析、建議同時引人關注的,還有各地的實際情況解讀、經驗做法分享。
“近年來,寧夏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績顯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敝心厦褡宕髮W副校長段超建議寧夏實施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史研究工程、文化遺產轉化為鑄牢力量工程、促進各民族“三交”工程等“五大工程”,打造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品牌、鑄牢宣傳教育品牌、鑄牢示范園品牌等“五大品牌”。
“在寧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相互理解、相互學習。比如吳忠市利通區各鄉鎮社區,每年9月都會舉行各具特色的‘鄰居節’,各族群眾歡聚一起,群眾自豪地把‘鄰居節’譽為‘老百姓自己的節日’?!睂幭纳鐣茖W院古籍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馬廣德認為,實踐證明,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增強各族群眾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自覺性、主動性。
聚焦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廣西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覃娟帶來了“廣西經驗”。“廣西壯族自治區以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守望相助和諧家園、宜居康壽美麗家園和邊疆穩定平安家園‘五個家園’為部署抓細抓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瘪杲榻B,廣西成立了由自治區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各部門“同商同議、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同力同創”的創建經驗。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高志明說,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著力打造以守望相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為基本內涵的“北疆文化”品牌,并積極爭取國務院出臺相關意見,從國家層面明確對內蒙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支持政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蒲雪梅介紹了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政協作為”。她說,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30個界別優勢,鼓勵各族各界委員加強同界別群眾的聯系,政協通過筑牢重要陣地、鞏固重要平臺、暢通重要渠道等一系列舉措,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智慧力量。
與會人員邊聽邊記,不時報以熱烈掌聲。大家表示,實踐證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貫穿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必須長期堅持、全面落實。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