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認真寫“作業”就能收獲“助學金”
陜西寧陜縣政協委員“微服務”拉近“心距離”
“你們的幫助就像是一縷春風,把希望與溫暖送到了我們面前。長大以后,我也要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傳遞愛心,回報社會。”近日,在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初級中學發放“作業本公益計劃”助學金時,該校的小黃同學向愛心人士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此次發放的2023年秋季學期助學金,共資助困難學生77名,資助金額合計6.1萬元。”寧陜縣政協委員、縣義工聯合會會長黃清軍介紹說。
“希望同學們常懷感恩之心、成才之志,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刻苦學習,不負期許,努力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所作為,對家鄉有所貢獻的人。”縣政協副主席張龍虎勉勵受資助的學生。
據介紹,“作業本公益計劃”是一個由江蘇昆山作業本公益基金會發起,讓孩子們通過堅持寫作文、日記、繪畫獲得相應的助學金項目。2017年,黃清軍經過多方努力,促成該項目落戶寧陜。8年來,累計資助當地貧困學生829人次,發放助學金78萬元。
“我從小求學道路坎坷,經常得到鄰居的幫助,也會收到愛心人士的助學金。”黃清軍吐露自己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的初心,“加入政協大家庭后,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變得更加強烈,看到孩子們用自己的勤奮努力書寫‘作業’,并得到愛心人士的資助時,內心觸動非常大。接下來,我更應該在社會公益活動中、在為民服務過程中,用自己的初心與熱心,書寫好委員‘履職作業’。”
“開始是參與縣政協和縣義工聯合會組織的愛心服務活動,之后就是帶著自己的員工經常到當地敬老院為老人按摩、捶背、修腳,利用技能優勢和人力資源回饋社會。”參加發放儀式的縣政協委員廖佑菊無意間也說起自己參與愛心服務的經歷。
據悉,近年來寧陜縣政協積極動員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根據個人特長及群眾需求,進村組、入社區、到學校開展捐資助學、扶弱幫困、文化服務等各類“微服務”活動,是該縣政協積極探索實踐破解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問題,建立“微課堂、微論壇、微協商、微建議、微服務”的“五微”工作機制之一。2023年以來,百余名政協委員參與其中,提供服務或幫助300余人次。其中,縣政協常委程屹楨連續8年組織愛心送考車隊,免費接送考生;吳世文、陳禹霖、柯玉霞等委員積極參與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等工作。
編輯: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