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茶”事怎么辦? “株事好商量”
人民政協網株洲5月21日電(記者 劉洋)春末夏初,湖南株洲各地茶園,嫩綠吐舌,一片生機盎然。
近日,株洲市政協圍繞“打響茶品牌、壯大茶產業”舉行“株事好商量”集中協商活動,邀請部分茶企、茶農、茶商,與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一起,圍繞茶葉品質品牌提升、茶文旅深度融合等開展面對面協商,共議“茶”事。
(攝影 郭青燕)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株洲是中華茶祖炎帝安寢圣地和茶祖文化的發祥地,產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湖南茶葉主產區。近年來,湖南省提出打造“五彩湘茶”千億精細茶產業鏈。2019年,株洲市制定了打造和建設30萬畝茶園基地、實現100億元茶葉綜合產值的發展目標。經過幾年努力,目前全市擁有茶園面積近14萬畝,銷售過百萬元的茶葉企業30個,市級以上茶葉龍頭企業16家。
市政協在調研中了解到,得益于得天獨厚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株洲茶產業在取得斐然成績的同時,也依然存在產業規模不大、品牌辨識度不強、銷售渠道單一、專業人才缺乏等制約發展的短板。
在茶陵萬樟園林茶博園內,6000余畝茶樹茁壯成長,這里還引進了數字化茶葉精深加工生產線,只需1人數控,便能把2萬斤鮮葉加工成4000斤干茶。“實現茶葉精細化、標準化生產,以科技賦能茶品質。”萬樟園林董事長劉祖治建議,聚焦茶企智慧茶園的建設,推動茶產業高質、高效、快速發展。
“加大茶產業科研投入,引進更多專業人才,提升茶葉品質。”株洲利達茶業董事長郭建明呼吁道。“目前,我省茶產業是以‘三湘四水五彩茶香’為發展格局,唯獨湖南紅茶沒有地級代表城市。”炎佑茶企董事長劉思建議,聚力打造“株洲紅茶”區域公用品牌,推動株洲茶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鼓勵創建茶企品牌,形成大品牌帶動小品牌的生動格局。”炎陵龜龍窩生態茶園總經理龔松林說道。“用景區的標準建設好茶園區,用作品的理念打造茶產品,用游客的思維拓展茶顧客。”市政協委員陳林鋒提出,打響“茶祖腳下有好茶”的茶旅融合品牌,延伸產業鏈條。
“聚焦市場需求,完善茶產品結構。”“優化工藝,精細加工,打造株洲茶獨特品質。”“聚焦產業鏈強鏈,助力茶產業發展。”……協商現場,大家就茶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推進地理標志認定,組建紅茶產業聯盟;以打造品牌為重點,開展10大名茶評選活動;完善茶產業體系建設,拓展市場營銷模式。”“在融資、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上,助力茶產業發展。”“推動形成來炎陵謁祖、到茶鄉品茶、在株洲康養的旅游格局。”……在認真聽取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的發言后,市農業農村局、文旅廣體局、農科所、供銷社等與會市有關單位負責人針對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結合實際工作情況一一回應。
“以科技賦能做品質,以特色優勢搶市場,以地域文化強品牌,以工業化思路壯實力。同時,出臺政策支持茶產業和相關人才的培育,推動株洲茶產業加快發展。”市政協主席聶方紅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株事好商量”集中協商活動,真正實現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 。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