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荊門市東寶區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結碩果,老舊小區迎來新面貌
“小區危房拆除了,危墻也加固了,又增加了活動場地,我們住得心里很敞亮。”家住荊門市東寶區電信小區的康伯對小區的改造非常滿意。這是荊門市東寶區政協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以來,龍泉街道政協活動組委員們多次開展走訪、收集民意,了解居民“急難愁盼”后,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協商解決的又一民生問題。
電信小區坐落于東寶區龍泉街道工商街10號,有3棟建筑、10個單元、108家住戶。小區始建于1989年,是中國郵政、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單位的家屬院落。2018年,小區開展了“三供一業”改造后,交由中荊物業公司進行市場化運維。2021年1月16日,中荊物業公司退出小區管理。在社區指導下,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目前小區由業委會自管。
小區“三供一業”改造后,仍然存在著強弱電線交織不清、小區活動室老危破舊、院內圍墻裂縫破損、院內樹木急需修剪、地面坑洼不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日常生活,小區基礎設施亟待進一步改造。
匯集民意,決策共謀聚民智
為確保改造方案能夠真正反映民意,讓居民滿意,東寶區龍泉街道政協活動組精心策劃了“一線協商·共同締造”系列行動。他們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小區業委會、居民代表等,通過入戶調查、網絡征集、意見反饋登記、召開共謀會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居民對小區改造的意見和建議。
組織召開居民代表會,征集居民意見
委員們共征集到改造意見20余條。為了確保這些意見得到有效解決,委員們協同社區工作人員、業委會成員、居民代表一起召開了共謀會,大家暢所欲言,就如何推進改造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組織召開電信小區共同締造共謀會
經過充分協商和討論,大家最終確定了強弱電管網整改、危墻維修加固、危房拆除、地面硬化、樹枝修剪等五項重點改造任務并制定了詳細的改造方案。這些任務的確定,不僅回應了居民們的關切,也為提升社區環境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共建,凝心聚力廣集民力
電信小區院內危房建于上世紀80年代,按相關管理規定須進行拆除處理。該危房上下兩層約400平方米,被小區內4戶居民占用,用于堆放雜物和臨時居住用途。為了拆除危房,消除安全隱患,區政協委員協同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及小區業委會成員,多次上門勸說4戶居民搬離。經過耐心溝通和周到協調,最終4戶居民同意騰退搬離危房,危房按期拆除,安全隱患得到及時解決。
院內危墻總長約30米,年久失修、斑駁殘破,在維修加固的過程中,居民們紛紛出工出力;院內大樹常年無修剪,部分大樹殘枝搖曳、冠幅過大影響低樓層住房采光,街道社區積極協調市政園林義務修剪,而院內年富力強的居民也積極投工投勞,助力修剪樹枝;院內強弱電線交織不清,不僅影響美觀且帶來安全隱患,區政協與經信局及供電部門協調將小區強弱電整改納入計劃,并進行了全面整改;院內地面坑洼不平,在進行維修的過程中,小區居民自發主動地將自家栽種的花草樹木移走,為施工提供便利。
共享成果,效果共評惠民生
如今,電信小區煥然一新,整體風貌得到了全面提升。拆除危房后的空地被合理利用,新建了晾曬區,合理規劃了停車位,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居民們在享受優美環境的同時,幸福感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居民們不僅共享了改革發展的成果,還積極參與到社區的共建共治中,使社區的治理效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如今住在小區,既舒服也更安全,出行、鍛煉都很方便,讓我們既有‘里子’,也有‘面子’,幸福感、滿意度都提升了。”居民云阿姨說。
“接下來,我們要利用‘一線協商·共同締造’理念,解決更多的民生問題。”區政協委員鄧有剛表示。
“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讓政協委員們深入基層,與居民面對面交流,積極推動電信小區的危房拆除工程得以順利進行,讓居民們看到了政府為民生福祉而努力的決心,為廣大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編輯: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