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趙劍英: 推動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創作出版
案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為充分挖掘中國歷史、考古及中華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歷史、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故事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廣大人民群眾和黨員干部擁有正確的歷史認知,是增強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礎。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歷史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存在過度迎合大眾“淺閱讀”需求的傾向,有的甚至出現內容庸俗、史實錯誤、史觀不正等問題。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評價體系中,通俗讀物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造成了由專業學者創作的優秀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缺少,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對外傳播中受外國讀者普遍歡迎、接受效果好的作品則更為鮮見。這種狀況,亟待改變。
建議: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從政策層面引導和推動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的創作、出版和國際傳播。參照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設立“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創作出版規劃辦公室”,組織實施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的研創與出版規劃,審定出版資助項目和資助金額以及評獎等事項。
完善學術評價機制,讓通俗讀物的創作在科研、教學考核中不缺位,在創作后不吃虧。建議各級教學和科研機構適當調整、完善現行學術評價機制,在教學、科研考核、職稱評審中,提高通俗讀物的考核分值和比重,用發行量、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等指標來衡量其貢獻及價值。
設立專門獎項。有關主管部門可設立“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獎”,表彰深受讀者喜愛的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每兩年舉辦一次。
加大出版政策扶持。國家出版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中宣部重點主題出版項目等應每年對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的研創出版予以立項支持;涉及重大選題備案,要加強審讀效率,提高出版時效。
加強通俗讀物的國際傳播。中華文明全球傳播工程、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華學術外譯等項目,要加大對歷史、考古和傳統文化類通俗讀物的翻譯出版和國際傳播的支持力度,為引導更多外國讀者讀懂中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作出貢獻。
加大對通俗讀物多形態產品的開發力度。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可對出版單位、有關新媒體提出要求并給予政策支持,推動優秀通俗歷史讀物通過有聲讀物、短視頻、廣播劇、動漫、游戲、數據庫乃至文創品等進行傳播。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