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李瑤: 加強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發展
案由:優秀的民族文化是推動一個民族創造與發展的不竭精神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這為我們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我們做好民族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了政策支持。全國各地各族人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不斷加強做好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弘揚工作,多姿多彩的民族優秀文化已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紐帶。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在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方面,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
一是民族特色流失加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民族聚居地區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一些民族地區的民族特色和鄉村特色正逐漸減弱,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受到較大沖擊,如民族傳統建筑、民族服飾、民族歌曲、民族技藝、民族習俗等傳承呈現逐步弱化現象。
二是培育土壤流失加劇。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審美觀的變化,部分傳統文化的需求逐漸減少,使得相關市場逐步萎縮,甚至一些民間藝術的生產方式正在逐步消失。如刺繡、蠟染、植物染、傳統民族服飾等技藝,雖然隨著民族地區旅游發展獲得一定的細分市場,但受制于審美層次、價格、適用范圍等因素,市場環境并不理想。
三是文化傳承后勁不足。由于民間藝術常以口口相傳、親身示范的方式傳給下一代,致使許多民間藝術短時間無法掌握,且因民族地區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民族藝術傳承人大幅流失,加之民間藝術文化傳承人補助資金少等因素,造成當前民間藝術活態傳承和產業發展老齡化較為嚴重、后繼乏人、后勁不足的局面。
建議:一是列入社會發展規劃加以支持。請國家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對民族地區民族事業發展的投入力度,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專項支持力度。同時,出臺意見指導各地將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保護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文化產業發展布局,切實加大經費與人力資源的支持。
二是加強傳承人隊伍培養。健全完善對非遺傳承人的補助、獎勵、發展和使用機制,在民族地區校園引進德藝雙馨的民間藝人擔任兼職傳承教師,開展民間藝術傳承教學,壯大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傳承發展生力軍;每年組織國家級的民間藝人骨干能力提升和培訓工作,幫助民族地區更好挖掘、保護、傳承、發展民間藝術。
三是營造傳承保護發展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強對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保護傳承的頂層設計,指導各地積極探索民間藝術創新發展模式,并給予政府專項基金支持,引導社會資金加大民族文化投入,通過搭建賽會交流平臺提高民間藝術、手工藝從業者知名度,增強從業者的自信心、自豪感。同時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營造重視民間藝術發展、尊重民間藝人多元發展的社會氛圍。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