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王珂:加強城鄉文化藝術交流助力邊疆民族地區振興
案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要求,為鄉村振興與文藝事業的融合互補及其繁榮互助,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邊疆民族地區特別是農區和牧區,在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幫扶下,群眾收入持續增長、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相對于城市和內地而言,仍存在對惠民政策依賴過大、經濟發展模式單一、自身活力不足等發展問題,群眾文化藝術的活動形式和呈現方式也有待進一步提升,發展思路較為迷茫。隨著物質條件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廣大邊境民族人民對高質量、多樣化的優秀文化的需求更加凸顯,對標黨的二十大對鄉村振興和文藝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我認為文藝工作在加強城鄉文化藝術交流和助力新時代邊疆民族地區鄉村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大有可為。
建議:一是完善各級文藝機構院團到邊疆民族地區志愿服務的長效機制。以“黨支部結對”形式,同時撥付一定資金支持,建立文化藝術采風實踐基地,加強國家級、?。ㄗ灾螀^)級、市級文化藝術機構院團深入廣大邊疆民族鄉村地區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服務。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踏實作風,加強高質量、多形式、可持續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斷提升廣大邊疆民族地區群眾對形式多樣、內容精彩的文化藝術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二是各級文藝機構院團以“專業幫扶”形式,加強邊疆民族地區特別是農區和牧區的文化藝術專業指導工作,幫助提煉發展當地詩歌、繪畫、音樂、舞蹈、戲曲、手工等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和風土人情典型,挖掘和培養當地文化藝術人才,協助豐富文化藝術形式和內涵,幫助當地文化藝術活動向更高一級舞臺呈現,進一步促進邊境民族地區文化藝術與城市和內地文化藝術建立更緊密的交往交流交融關系,助力區域鄉村文化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是以“基層黨支部結對共建”形式,加強國家級、省(自治區)級、市級文化藝術機構黨組織與邊境民族鄉村基層黨組織的溝通組織協調作用,“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助力當地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提升。充分發揮優秀文化藝術院團和文化藝術名人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通過富有當地風土人情的文藝作品宣傳、網絡平臺推廣報道等渠道,為當地優勢文旅資源宣傳造勢,指導塑造文旅資源形象品牌,擴大優勢資源知名度,推動形成產業效能,切實提高當地經濟收入。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