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僑聲>資訊
在重慶沙坪壩看西部大開發縮影
——“追夢中華·西部開發譜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重慶采訪行走進沙坪壩
人民政協網重慶5月27日電(記者 劉圓圓)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一個縮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陣地、中歐班列始發地、西部陸海新通道策源地……位于重慶中心城區西部的沙坪壩區,全區平均年齡35歲,昭顯著這座“青春之城”的活力。
日前,由中國僑聯指導,重慶市委統戰部等支持,重慶市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西部開發譜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重慶采訪行活動啟動,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走進重慶沙坪壩區。
“4月22日,
在園區內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一組中歐班列模擬運行演示正在上演。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載上裝滿貨物的集裝箱,一路向西,經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遇到不同國家鐵路軌道制式不同時,中歐班列就在節點車站通過“調箱轉車”“更換車頭”的形式,將滿載貨物的集裝箱一路暢通地運送至中歐班列的終點德國杜伊斯堡站。
“這個演示真是太棒了?!睈蹱柼m新島傳媒CEO孫敬感慨道:“我們通過中歐班列運送貨物近10年了,第一次看到如此動感真實的演示,進一步了解了中歐班列運輸的過程。”
“大概從2015年,我們就不再通過海運運送貨物了。我們先將貨物發給國內代理商,他們就在重慶整合裝箱運送至荷蘭,再由國外的代理商轉發至愛爾蘭。”孫敬說,這樣貨物一般15天就能運到,大大縮短了原來海運要走45天的時間,而且比空運的費用便宜不少?!疤貏e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時,世界各地的海運、空運都不暢,中歐班列成為最穩定的物流運輸方式之一,為歐洲國家及時獲得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搭建了綠色通道?!睋O敬介紹,他們運輸的主要貨品是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商務印刷品。“國內的價格更具有優勢,而且品類也更豐富。”
從2011年開通全國第一列中歐班列,到2017年探索開通全國首趟陸海新通道班列,重慶正在成為坐標的中心點,繪就了聯通世界的“大動脈”:向西,中歐班列直抵歐洲;向北,“渝滿俄”鐵路縱貫南北;向東,長江黃金水道聯通中部地區和長三角;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山越海。
相關資料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經覆蓋了121個國家和地區503個港口,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88.2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隨后,采訪團一行又走進重慶國際物流園區內建成投運的內陸首個一類鐵路口岸及首個整車、醫藥、郵件口岸——重慶鐵路口岸。負責人現場向采訪團一行重點介紹了汽車整車口岸相關情況?!爸貞c整車進口口岸于2014年7月1日獲批,2014年10月16日通過國家驗收?,F為德國保時捷、博速、卡爾森官方內陸獨家戰略伙伴,2023年累計進口整車近4萬臺,數量、品牌長期位居內陸第一,成為‘渝車出?!懮祥T戶?!?/span>
一組組數據讓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們贊嘆不已。美國新龍傳媒副社長韋元龍頗感興趣地與相關負責人互動著。他說:“據重慶鐵路口岸經營部經理肖進軍先生介紹,去年,重慶鐵路口岸出口的車輛就有9萬輛,截至今年4月份,出口量達到
據悉,采訪團一行還將深入涪陵、忠縣、奉節等地,通過實地考察、參訪交流,感受重慶的改革之力、發展之勢,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發展篇章。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