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數字,勾勒未來美好生活
——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觀察
5月23日至5月27日,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來自各領域的代表圍繞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展開碰撞,為觀察數字時代的中國提供了風向標。這次峰會規模宏大,內容豐富,是一場科技和文化的盛宴。
數字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機器人、無人機等悉數亮相,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同臺競技……峰會現場,科技公司和創新團隊紛紛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和創新產品,各種高新技術應用讓人眼花繚亂。
機器人現場泡咖啡給你喝?沒有錯,這不是科幻電影里的橋段,而是展會現場的一幕。先取豆磨豆,再燜蒸沖泡,遞給你一杯咖啡,最后,還能清洗杯子——這一系列的手沖咖啡制作流程,全由一個雙臂六軸機器人完成。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一杯拿鐵咖啡基本1分鐘以內就可以做完。
當然,“AI機器人”不僅會沖咖啡,在許多應用場景它都能派上用場,如實現娛樂互動、家務協助,甚至幫孩子進行課業輔助和實時陪護等工作。據了解,這個機器人身上集合了中國移動網絡、算力和AI等各種科技,基于數據沉淀和智能算法,它還開發出了多模態大模型等能力,能滿足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現場,身處“千行百業”中的機器人們在盡職盡責地工作。在飛象星球展區,一對一的人工智能作文輔導吸引不少觀眾?!斑@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睋ぷ魅藛T介紹,飛象星球依托國產自研教育大模型打造的人工智能系統,能通過多輪啟發式對話,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發散思維、下筆成文。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和能力加速發展和提升,大批科技成果找到了現實應用的場景,帶來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興起。
數字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智經濟”,是從數字、數據到數智的量變、質變與智變的過程。在數智經濟中,數字技術成為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電子商務、數字支付、在線教育、智能制造等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發展。
走進中國電信“國云注智 聚力向新”主題展館,以多媒體方式呈現出的極強空間體驗感,讓人耳目一新。“算力互聯互通平臺‘息壤’依托算數協同等核心自研技術,建立統一的算力度量體系整合算與網資源,可使算力像電、水等基礎能源一樣按需、按量、靈活地供給?!痹陔娦胖髡古_,講解員通過觸控一體機,演示“息壤”全面支持通算、智算、超算統一接入、封裝和調度能力引來參觀者陣陣贊嘆。
短短幾秒,陶瓷產品便完成了瑕疵、斑點、裂紋等質檢,效率比以前人工檢測大幅提升。展會現場,中國聯通現場展示AI質檢如何檢驗出德化白瓷瑕疵,讓體驗者親身感受AI黑科技。
作為落實“人工智能+”行動的重要國家力量,中國聯通打造了元景“1+1+M”大模型體系,已形成1套基礎大模型、1個大模型底座、M種行業大模型,并推出元景系列語言、聽見、看見等App產品?;诨A模型及底座,中國聯通研發了十大面向內外部業務場景的行業大模型,賦能網絡、客服、反詐、終端運營等初見成效,助力政務、經濟運行、醫療、服裝、物流、城市治理領域示范應用,以“AI+”引領賦能各行業。
峰會期間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參加峰會的專家學者認為,數字技術正日益融入經濟發展的各領域,從供應鏈到生產線,數實融合進一步提速,不斷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土壤,不斷拓展著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
未來讓數據的流動像自來水一樣
在螞蟻金服的展區有這樣一段話——讓數據價值的流動像自來水一樣即開即用。
不論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云計算服務還是產業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都滲透其中。專家們認為,數據要素要“用得好”,關鍵是“流得動”。
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認為,數字時代萬事萬物都在數據化,數據資源越來越豐富,數據要素流動也越來越快,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表示,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通過不斷完善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礎制度,深入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推進構建權責清晰、流轉順暢、作用明顯、安全有序的數據開發利用良好氛圍,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未來將從制度、生態、場景等方面持續發力,在推動數據開發利用中探索數據資產化路徑,在推進數據資產化進程中更好實現數據價值,讓數字紅利惠及千行百業。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立功看來,可通過立法、監管等方式強化數據要素管理,加快數據脫敏、脫密,能夠便于定價、確權,加快數據流通。福建發布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的若干措施,安徽加快出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杭州加快推進高標準建設“中國數谷”以促進數據要素流通……各地正積極行動,以數據為抓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峰會上發布的《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ZB(澤字節),同比增長22.44%。如何激活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更多有效數據供給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答題。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