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匯聚中美兩國人民力量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14屆中美旅游高層對話開幕致信中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關系的根基由人民澆筑,中美關系的大門由人民打開,中美關系的故事由人民書寫,中美關系的未來也必將由兩國人民共同創造。”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以旅游合作促進人員往來、以人文交流賡續中美兩國人民友誼,為進一步匯聚兩國人民力量,助力“舊金山愿景”轉為實景,實現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回望歷史,兩國人民的親密交流是推動中美關系發展的重要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率領的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又稱“飛虎隊”)為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作出過卓越貢獻。1942年,為了支援中國抗戰,美國空軍開辟了“駝峰航線”,為當時中國軍民提供了寶貴的后勤援助。此外,中國民眾也曾積極給予美軍迫降飛行員救助與保護。歷史證明,中美兩國人民在困難時期曾有過并肩作戰的深厚情誼。
“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為中美兩國人民深化友誼與合作開啟新的篇章。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美兩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民間往來日益頻繁,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案例越來越多。建交45年來,中美兩國貿易增長了200多倍,雙向投資存量超過2600億美元,超過7萬家美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中美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在數字文化、文化遺產等領域展現出蓬勃生機。不久前,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與美國紐約曼哈頓區檢察官辦公室舉行交接儀式,美方將兩件中國流失文物移交給中國政府。這是近年來美國政府第五次向中方返還流失文物,也是兩國在文化遺產領域的又一次合作。中美人民的交流交往拓展了兩國在多領域廣泛的合作空間和潛力。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美關系的根基在于兩國人民,只有加強人文交流,深化相互理解,才能為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美關系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過去靠人民書寫,未來更要靠人民創造。當前形勢下,中美加強民間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不管是經貿、農業等傳統領域,還是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無論是推動世界經濟復蘇,還是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都需要中美兩國政府密切協調合作。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不斷積累共識,增進信任,排除各種干擾,深化互利合作,不僅能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也將為全球的穩定與繁榮注入強大動力,共同構建起中美兩國關系更好的未來。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