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一個美國的新聞記者”是誰?
《為了忘卻的記念》是魯迅為紀念“左聯五烈士”犧牲兩周年而作。最早公開發表在1933年4月1日上海出版的《現代》雜志第2卷6期上,是這一期的“第一篇”。白色恐怖籠罩下,主編施蟄存對這篇文稿頗費思量。此稿是因兩家雜志編輯“不敢用”而轉到他那里的,他“經仔細研究,這篇文章沒有直接犯禁的語句,在租界里發表,頂不上什么大罪名”。于是施主編冒著風險,決定刊發,隆重推出了“這篇異乎尋常的杰作”。(施蟄存《關于魯迅的一些回憶》)
正是由于要規避的緣故,文章有些地方難免隱晦曲折。如第三部分作者談及托柔石送本德文版的中國游記給白莽(即殷夫)一事就是其中之一。原文是這樣的:
有一次大會時,我便帶了一本德譯的,一個美國的新聞記者所做的中國游記去送他,這不過以為他可以由此練習德文,另外并無深意。然而他沒有來。我只得又托了柔石。
文中寫到“一個美國的新聞記者”到底是誰?“所做的中國游記”又是指哪本書?我們從魯迅日記里可以找到線索。
魯迅日記1931年1月15日有“以Strang之《China's Reise》贈白莽”的記載。日記中的“Strang”是“Strong”的誤寫,指的就是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China's Reise》中文譯名為《中國紀行》。該書是斯特朗在1925年和1927年兩次訪問中國之后寫成的,是她第一本關于中國的書。此書于1928年在美國出版,同年德文譯本由新德意志社出版。魯迅于1930年12月2日在瀛環書店(即德國人伊蕾娜在滬辦的西文書店——瀛寰圖書公司)購得德譯本。這本留在魯迅身邊僅一月多的新書最終并沒有送到白莽手里,這在文中有交代,由于柔石與殷夫“竟一同被捕,我的那一本書,又被沒收,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里了”。
《中國紀行》的作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美國進步女記者、作家。她是個經歷豐富的傳奇人物。曾到過蘇聯、東歐等國家。她十分熱愛中國,先后5次來華。1958年,斯特朗第6次來到中國,從此定居北京,直到逝世。她與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埃德加·斯諾都是中國人民的朋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3S”(三人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均為S,故名)。
毛澤東“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一著名論斷,就是通過斯特朗整理出來并公開發表的新聞特稿而為世人所知的。其本人也因此被稱為“紙老虎女士”。1965年11月,毛澤東親自為她慶祝80壽辰,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不過早在20世紀20年代,斯特朗就被業界稱為“同情革命的女記者”,可以說是有傾向的“紅色記者”,這也是魯迅在文中沒有直接點明這位美國女記者名字的緣由。
了解到以上背景材料,再來看魯迅這些看似平淡的文字,讀他敘述的零碎小事,不僅可以體會到魯迅表達的含蓄與精巧,而且還能從中感受到他的斗爭策略與藝術。這不能直書其事、暢快表達本身,是對反動當局“高壓”政策、黑暗現實的無情揭露,也是對“左聯”烈士的無聲悼念。(邵建新)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