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在文旅協同中“越走越親”
——京津冀六城市(區)政協圍繞文旅產業協同發展積極建言
地緣相近、文脈相通、人緣相親,京津冀三地同為一朵花上的花瓣,協同發展10年,隨著協同發展進一步深入,整朵花將更加璀璨奪目。
助力協同發展,京津冀三地各級政協積極搭建平臺。北京市海淀區政協、通州區政協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協及河北省保定市政協、滄州市政協、唐山市政協聯合打造的“六城市(區)政協合作機制”,便是助力協同發展的一個平臺。5月29日至31日,這一機制第5次會議在唐山市舉行,聚焦在文旅協同中“越走越親”主題,六地政協組織和相關企業同志為共同做好旅游大市場積極建言。
資源共享 共同開發
“從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高度,找準文旅協同發展的契合點、著力點。”海淀區政協主席劉勇表示,要以更高站位、更開放心態、更寬廣視野,瞄準合作共贏目標,深挖“文”的資源,做足“旅”的文章,積蓄“協”的動能,共同建設區域協同一體化大市場,推動六地形成文旅資源共享、文旅服務協同、平臺渠道共用、精品路線共推的發展格局。
“強化錯位互補,共同構筑融合型旅游生態。”保定市政協主席李俊嶺提出,由六地政協、文旅部門和相關企業家組成文旅協同發展聯盟,定期深入研討交流,共建共享旅游統計體系和大數據分析體系,精準破解堵點難點卡點,加快構建多樣化、個性化、現代化文旅品牌體系,推動落實六地旅游跨區域“同城待遇”政策。
六地文化資源、場館資源、學校資源、專家資源豐富,滄州大運河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重陽從研學體系建設角度建議,進行項目跨地域合作開發,開展青少年跨地域、跨城市、跨機構的線上線下研學活動。“促進文旅產業聚集,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通州區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度假區有限公司政府事務副總裁許利平以度假區為例,說明帶動性旅游項目對區域經濟具有直接作用,建議共同關注旅游帶動項目建設。
市場共育 協調聯動
“今天在座的有國內一流的旅游平臺企業,希望能深入對接、互動對接。”唐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宋建軍建議搭建旅游共享平臺,聚合分析各地旅游文化資源,統一規劃,打包營銷。保定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杰說,全域景區聯合營銷能極大提升景區知名度和游客重游率,他倡議借鑒各地惠民年卡項目成功經驗,整合六地文旅資源,打造暢游一卡通,推動構建更為廣闊的文旅消費市場。
通州區政協主席張德啟說,京津冀在文旅方面需加強系統性統籌推動,許多區域旅游線路行政區劃特點鮮明,但各地景區相互串聯成線的黏合度較低。他建議,優化文旅協同機制,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健全跨部門、跨區域溝通協調機制,整合、共享、串聯各地文旅資源,在規范標準、政策制定等方面開展更多協同合作,形成更廣泛合力。
談到區域性文旅市場開發,滄州市政協主席王曉燕說,大運河一水連三地,是京津冀共有的代表性名片之一,要同打大運河文旅“一張牌”。她建議,共同編制京津冀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規劃,統籌三地整體性布局和差異化開發,推動空間規劃、行業管理、知識技術、數據共享等方面協同,構建文旅發展新格局。
品牌共創 擴大影響
“加大文旅宣傳投入力度,強化區域一體化營銷宣傳。”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協主席韓遠達建議,六地要加強與各類媒體平臺,特別是新媒體平臺合作,聯手開展文旅宣傳推介,提高游客認知度和好感度,共同舉辦“同奏一支曲”“同唱一臺戲”等文旅節慶活動,擴大六地文旅品牌知名度。
唐山市政協主席蘇鐵成說,政協要為共同打響京津冀“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品牌貢獻智慧和力量。他建議,引導企業家委員互動走訪,創新開發研學、民俗、戶外運動等新型旅游項目,推出一批互聯互通、優勢互補、長短結合的精品線路,形成優質旅游資源有效供給,增強京津冀區域旅游品牌影響力。
對一些地方旅游出圈的原因進行剖析后,海淀區政協委員、抖音集團政務合作副總經理賈臨遠建議,基于平臺特色玩法,將當下流行熱點話題與現有內容元素重組,轉換傳播角度,增強差異化文旅品牌優勢。“實現地區間、景區間廣告置換,形成區域旅游宣傳合力。”天津濱海泰達航母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超建議,京津冀各地、各部門利用各自線上自媒體平臺、線下景區宣傳載體,對文旅資源進行廣泛宣傳,擴大區域文旅影響力。
會上,來自各地的文旅企業與唐山市相關部門、企業進行對接,探索六地在文旅協同中“越走越親”新路徑。這是會議形成共同做好旅游市場共識的體現,在此推動下,六地必將揭開文旅協同發展的新篇章。(本報記者 高新國)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