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聞>原創

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政協智慧力量

2024年06月07日 07:51  |  作者:本報記者 呂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立足不斷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支撐和制度保障,將“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置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所提出的五項舉措之首,意味著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承擔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使命。

如何通過破除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充滿生機活力的制度保證?如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6月4日至6日,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京召開,280余名出席會議的政協常委和170余名列席會議的委員、專家聚集一堂,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議題深入交流。其中,多位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分專題,用高質量建言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顛覆性技術隨時可能出現,要走求實扎實的創新路子,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和興起,新質生產力將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的突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亦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這是與會政協常委和委員們的共識。

“歷史和現實反復告訴我們,科技創新沒有便車可搭,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依賴于人就會受制于人、落后于人。只有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敢作為、有作為和大作為,才能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夯實根基。”楊光躍常委表示。

“科技創新不能靠別人,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只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科技創新也靠不了別人,沒有一個國家會把自己的‘國之利器’‘定海神針’明示于人。因此,我們應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創新道路。”趙宗岐常委說道。

政協常委和委員們認為,應堅持戰略主動,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以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的眼光做好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布局謀劃;堅持自力更生,充分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獨立自主,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把科技創新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依靠誰創新”是關系科技創新事業成敗的根本性問題,“怎樣實現創新”則是關系科技創新水平高低的根本性問題。

尚勇常委認為,應發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創新,堅持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在保持和深化已經搶占的科技制高點領先地位和比較優勢的同時,重點瞄準技術難題,攻關破解技術瓶頸。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潘教峰建議,在深化科技創新生成體制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動員、配置和利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力量的同時,深化科技創新評價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項目評價制度和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基礎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應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支持企業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與重大決策,進一步發揮企業作為‘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的作用。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把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的資源擰成一股繩、聚成一股力,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劉政奎常委表示。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政協常委和委員們看來,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物質支撐。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主要發達國家都把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作為提升國家經濟實力的關鍵。我國正處于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是推動我國制造業實現質變的‘加速器’。”錢鋒常委表示。

“既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要加強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各地應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形成差異化發展的局面。”李衛常委說。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政協常委和委員們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同時又遭遇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迫切需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在傳統產業的應用,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大家認為,應注重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有利于在創新引領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宏觀指導政策。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等新技術、新科技的產業化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提升新技術、新科技在經濟增長、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貢獻率。鼓勵各地方政府建立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平臺保障。

在楊杰常委看來,未來產業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前景廣闊等特征,是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領域。有必要深刻認識中國產業發展的客觀現實,加快未來產業的合理布局,科學制定未來產業的發展路徑。

政協常委和委員們提出,未來產業的布局需要充分考慮區域優勢和特點、交通與基礎設施、人才儲備和教育資源、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產業協同和銜接等因素,形成具有高度安全性或韌性的產業鏈和價值鏈,保障未來產業的整體效益。同時,注重創新驅動,通過加強技術創新、環境保護、人才培養和市場拓展,推動未來產業實力提升。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動搖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也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就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之中。

黨的十六大報告首次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兩個毫不動搖”充分調動了社會各方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積極性。

“一方面,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使其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使其成為穩定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李龍熙常委表示。

此次常委會會議上,多位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議政建言。

就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實,滕樹靜常委直言:“要加大專項督查力度,促進‘民營經濟31條’在基層落實。要優化完善責任追究制度,減少地方政府同民企合作的顧慮。要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確保涉訴企業也能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陳小江常委關注的是民營經濟的法治保障問題。他建議以依法保護產權為關鍵,結合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完善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產權的法律體系,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

“此外,還應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大力宣傳優秀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讓社會認識到國企民企雖優勢不同,但使命相同。同時,要推動民營企業負責人新老交替和有序傳承,加大培訓力度,增強‘企二代’的管理能力。”李龍熙說。

政協常委和委員們表示,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要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兩天半的會期里,常委會會議安排了3次全體會議和2次分組討論,并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與遼寧、江蘇、江西政協圍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專題開展聯動協商,王滬寧主席和8位副主席出席,6位地方政協委員在會上發言。激蕩光榮與夢想、滿懷憧憬與期盼,政協常委和委員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強大合力,向著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闊步進發。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福利无限在线观看 | 永久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 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