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構筑好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
杭州市西湖區政協召開“加強全域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構建智慧安全韌性城市生命體”專題協商會議
人民政協網杭州6月7日電(記者 鮑蔓華)智慧安全韌性城市是指針對災害事故,在“事前”能夠有效防范安全風險,在“事中”能夠有力消除安全隱患,在“事后”能夠快速應急救援
“杭州市西湖區在智慧監管等方面已積累諸多經驗,但在基層村社韌性治理方面,還需進一步探索創新。以基層村社韌性治理為抓手,打造全域‘安全社區’;以社區單元內社會組織為依托,打造社區‘救援聯盟’,形成具有西湖特色的應急模式。”杭州市西湖區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厲華笑建議。
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6月5日下午,杭州市西湖區政協圍繞“加強全域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構建智慧安全韌性城市生命體”開展“請你來協商”專題活動,政協委員與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繪西湖城市安全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近年來,杭州市西湖區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更新和現代化治理的具體實踐中,堅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提升城市安全風險感知能力,優化安全隱患
圍繞西湖區委打造智慧韌性城市“生命體”的部署要求,區政協組織各界別委員和行業專家成立專項課題組,先后赴武漢、成都等地學習取經,深入相關部門和企業調查研究,并收集300份調查問卷,廣泛征集意見建議。
打造智慧安全韌性城市,數據集成至關重要。西湖區政協委員、浙江省工程咨詢公司執行總經理黎毅提議,打通住建、城管、消防、交警等多部門的監測數據和信息,將“十安衛士”打造為集預警、指揮、調度、救援等功能為一體的可視化操作平臺。
圍繞加強城市內澇防治,西湖區政協委員、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技術總監徐虹從加強頂層設計和風險評估、提升基礎設施和排水能力、完善聯動機制和智慧管控平臺、提高人防和技防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議。
著力提高消防救援專業化及實戰化能力,西湖區政協委員
西湖區政協委員、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測繪工程中心副主任曾文華從地質和山洪災害防治的角度,建議盡快推進大清隧道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加強山洪災害危險區河道治理和工程施工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并加大災害防治統籌力度和智能監測力度。
針對西湖區危舊房治理方面的難題,西湖區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家偉從創新資金投入機制、優化解危方式、加強土地規劃等政策支持、簡化流程手續等方面提出建議。
緊扣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的關鍵問題,委員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面對面交流中,西湖區應急管理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逐一回應委員們的意見建議,現場協商氛圍濃厚。
“近幾年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多發頻發,西湖區選擇這一課題既及時又精準。”特邀專家、浙江大學韌性城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汪英俊表示,安全韌性城市建設要和城市中長期建設規劃高度融合,并建立完善系統性城市安全風險評估和動態風險研判機制。
“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認真采納,凝聚起最大合力,將委員們的好想法、好建議真正落到實處。”杭州市西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思路理得清、重點找得準、建議提得實!”杭州市西湖區政協主席葉澤表示,要提高站位,深化對“韌性安全城市建設”認識,加強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全過程的頂層設計;提高系統戰斗力、問題解決力、技防統治力,注重對重點安全隱患問題的排查整治,優化數字技術管理方式,持續推動西湖區智慧安全韌性城市建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切實構筑好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西湖區政協要做好協商成果轉化的“后半篇文章”,綜合運用調研、視察、協商、監督等方式,持續跟進、持續建言,為奮力打造科教文創高地活力品質城區貢獻政協的智慧和力量。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