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中國新疆的歷史與未來”國際論壇在喀什舉行
人民政協網喀什6月13日電(記者 奚冬琪)6月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大學和喀什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新疆的歷史與未來”國際論壇在新疆喀什舉行。本次論壇圍繞中央民族大學考古隊在喀什地區發掘的中國最西端的古代大型地面佛教寺院——莫爾寺遺址的考古成果,旨在以考古、歷史領域的國際交流,推動新疆歷史人文的多元一體研究,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埃及、德國、匈牙利、意大利、蒙古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共170余人參加論壇。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黨組書記、主任潘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烏茲別克斯坦駐華大使館文化旅游參贊庫爾班諾夫·帝沙德,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國華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長伊力扎提·艾合買提江出席論壇。
與會嘉賓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第二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要深刻認識“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內在機理和實踐要求,正確認識新疆文化多元一體的辯證統一,深刻認識中華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堅持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新疆,從新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和當代價值來了解新疆,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來研究新疆,從多元文化薈萃、多種宗教并存的民族聚居地區來理解定位新疆,從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友好交流的重要地位來展示新疆。
與會嘉賓表示,大量考古實證表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域各族人民自古就是中華文化的共同創造者。中華文化是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共同創造傳承的。新疆是古絲綢之路核心地帶和東西方文明交流匯聚的黃金通道,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自古以來,各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中華文明和而不同、多元一體的經驗能為今天世界上仍存在的民族宗教沖突問題提供借鑒。
論壇開閉幕式分別由中央民族大學校長郭廣生、喀什大學校長買買提明·木沙主持。會議由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協辦。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部門、有關科研機構和高校有關負責人參加。會后,與會國外專家學者將赴莫爾寺遺址、艾提尕爾清真寺、喀什古城、交河故城等地參觀考察。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