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垃圾分類處置 視察協商推進
浙江省江山市政協舉行“會診”活動開出解決“藥方”
“要推動垃圾分類由‘新時尚’變為‘新習慣’、由‘獨角戲’變成‘大合唱’。”“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提升垃圾分類處置和利用工作實效。”
近年來,江山市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工作目標,以“全程分類、回收利用、資源利用、城鄉統籌”為指引,逐步推進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并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市政協經過前期調研分析發現,江山市在垃圾分類處置和利用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涉及宣傳教育、設施布局、運維體系、監管執法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參加視察和座談的政協常委、政協委員、智庫成員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要讓全社會看得見、感知到垃圾分類處置和利用工作的參與價值、榜樣力量和社會氛圍。”市政協常委、錦繡江山外國語學校校長王華兵呼吁,要規范垃圾分類處置規程,強化垃圾分類技能普及,突出垃圾分類典型培育。
市政協委員、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宋光太認為,垃圾分類的監管執法還存在盲區,要建立健全垃圾分類的監管機制,特別要加大對小區裝修垃圾和農村大件垃圾的執法力度,形成有效的制約。
市政協智庫成員、市委黨校培訓科科長徐苑卉提出,部分小區存在無資質收運、混合收運等問題,建議進一步優化轉運站布局,配足配齊分類運輸車輛,落實“專車專收、專線專運”,加快推進終端分解、末端處理設施提升改造,構建垃圾分類全過程實施體系。
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主任柴登祥建議,要充分挖掘已建成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周邊空間潛力,推進兩網建設布點,明確分類收運的主體;關心關注垃圾處理和資源回收企業的發展現狀,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創造公平的從業環境;設立生活垃圾分類專項獎補資金,特別是加大對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的補助力度。
……
協商會現場,真知灼見不斷傳來。市住建局、經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負責人一一回應大家的意見建議。
“政協開展此次專題視察,不僅是針對我市垃圾分類處置和利用工作的一次‘把脈會診’,更是一次如何更好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頭腦風暴’。”江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曉彬表示,將立足實際,堅持目標導向、重點突破、閉環管理,不斷推進垃圾分類處置和利用工作提質增效。
江山市政協主席胡炳泉說,生活垃圾分類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