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熱點背后

羅生特:人民軍隊中的“大鼻子醫生”

2024年06月18日 09:58  |  作者:秦軍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4be4c659-bf61-412e-8682-e39c4d6a517c

▲ 1941年3月,羅生特(中)在江蘇鹽城新四軍軍部與劉少奇(左)、陳毅(右)合影。

奧地利醫生羅生特1939年來到中國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先后轉戰于華中、山東和東北解放區。在華10年間,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精湛的醫術救死扶傷,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和革命斗爭,貢獻了青春和才智,并和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蘇北,參加新四軍的國際友人,羅生特是第一個”

羅生特(原名雅各布·羅森費爾德)于1903年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23年他考入維也納大學,后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受父親和歐洲工人革命運動的影響,羅生特加入了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并從事反帝愛國斗爭活動。1932年5月,奧地利當局以“參加反政府組織”的罪名判處羅生特1年兩個月監禁。20世紀30年代后期,在納粹德國密謀吞并奧地利的背景下,羅生特積極投身于反對納粹德國的地下斗爭。1938年6月他不幸被捕,關入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服苦役。一年后,因證據不足而獲釋,但被勒令不準返奧,限期2周內離境。

1939年,羅生特以難民身份抵達上海,并在法租界開辦了一家診所,因其醫術高超而名氣漸盛。羅生特在上海期間,目睹了侵華日軍的暴行,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深深的同情。不久,他加入了進步作家和記者漢斯·希伯領導的學習小組,開始學習馬列主義著作和中共的抗戰主張。漢斯·希伯與中共黨組織關系密切,曾前往延安和新四軍軍部駐地皖南涇縣云嶺,會見了中共中央領導人并進行了采訪。在學習小組內,希伯經常向羅生特介紹八路軍、新四軍領導中國人民在敵后堅持游擊戰爭,建設抗日根據地的情況。當羅生特得知新四軍缺醫少藥的情況后,萌生了參加新四軍戰地救護的想法。

1941年3月,羅生特化裝成傳教士,在地下黨的護送下,前往駐地位于江蘇鹽城的新四軍軍部。(為確保安全,出發前,他改名為羅生特。)臨行前,羅生特還特意帶上了一批珍貴的醫療器械。

3月20日到達新四軍軍部后,羅生特受到了代軍長陳毅、政委劉少奇的親切接見。軍部還召開了盛大的歡迎會,陳毅主持,劉少奇致歡迎詞。羅生特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介紹了奧地利人民反法西斯斗爭情況,并決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醫術貢獻給抗戰事業。新四軍軍部任命他為衛生部顧問。當時的華中局機關報《江淮日報》為此發表評論說:“在蘇北,參加新四軍的國際友人,羅生特是第一個。”

一面為軍民看病、做手術,一面在學校中教學

加入新四軍后,羅生特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往返于軍部和各部隊之間檢查衛生工作、培訓醫護人員、看病問診、實施手術。羅生特對待工作極其負責,一絲不茍。他24小時應診,病人何時來,他就何時給看,有急診更是隨叫隨到。此外,他還經常前往離前線不遠的包扎所給傷員做手術,困極了就用毛巾蘸冷水在頭上敷一敷,直到做完最后一臺手術才休息。他的工作,挽救了大批戰士群眾的生命。

羅生特參加新四軍時,正值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皖南事變”后不久。新四軍部隊中的醫護人員奇缺,像羅生特這樣受過專業培訓,醫術高超的醫學博士在新四軍更是鳳毛麟角。為此,羅生特充分利用到各部隊組織戰地救護的閑暇時間,指導各醫療單位建章立制,制定技術操作規程、醫護人員工作職責、診療處置原則等,并抽空給《醫務生活》雜志寫文章,用以提高新四軍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針對新四軍缺乏醫護人員的情況,羅生特向陳毅建議,在新四軍中開辦一所衛生學校,培養醫務人才。陳毅聽后十分贊同。

在羅生特的推動下,華中衛生學校很快正式創辦,并招收了第一批學員50人。羅生特教授基礎理論、生理解剖、內外科、藥理、戰場救護等課程。

羅生特一面為軍民看病、做手術,一面在學校中教學。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聰明才智,親自編寫教材,自制教具,并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大量醫療器械捐獻出來,供學員們使用。為解決當時的實際困難,他動員學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制作醫療器具。同時,他還為學校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并認真督促執行,為新四軍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的同時,使新四軍的醫療衛生事業逐步走向正軌。

中國共產黨的特別黨員

由于日偽頻繁殘酷的“掃蕩”“清鄉”,加上國民黨頑固派不斷的騷擾、摩擦,抗日根據地的物質條件及生活環境異常艱苦。陳毅等新四軍首長和衛生部領導對羅生特的健康和生活都很關心,千方百計為他改善生活條件,時常會發些補品犒勞他。對此羅生特總是婉言謝絕,他說:“我到新四軍是為了消滅法西斯,不是為了享受的”,始終堅持與戰友們同甘共苦。行軍中,他常把戰馬讓給體弱生病的同志騎,還把自己省下的一點津貼用來給重傷病員買營養品。

羅生特不僅滿腔熱忱地為傷病員服務,而且還積極參加根據地組織的各種社會活動,如撰寫文章、創作詩歌、譜曲、演講等,熱情洋溢地宣傳中共領導的抗戰。他常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新四軍這樣英勇善戰、紀律嚴明、密切聯系群眾、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軍隊。”“在新四軍這支神圣而偉大的軍隊中工作,為廣大軍民服務,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樂。”在工作之余,羅生特還采訪了新四軍的主要領導人,向他們收集了個人傳記材料,準備寫一本像《西行漫記》那樣的書,把中共領導人和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情況,介紹給德語國家。

在新四軍一年多的經歷,使羅生特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說: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最好的黨,我要滿懷信心地跟著中國共產黨前進。1942年春,羅生特向中國共產黨提出入黨申請。陳毅得知后,自愿為羅生特作入黨介紹人,并幫助羅生特積極進步。1943年春,新四軍軍部駐盱眙黃花塘時,經陳毅和新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錢俊瑞介紹,經上級黨組織同意,羅生特作為特別黨員被吸收入黨。從此,他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的特別黨員。

“大鼻子醫生”

1943年9月,羅生特赴八路軍山東軍區駐地莒南縣,投身于臨床醫療和戰地救護工作,曾多次在日軍飛機轟炸時,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施行手術。他在為八路軍傷病員診治傷病的同時,為群眾治好了許多疑難病癥,當地軍民親切地稱羅生特為“大鼻子醫生”。1943年秋冬之際,羅生特擔任了山東軍區衛生部顧問,積極參與山東軍區衛生部的領導工作和附屬的臨床醫療以及衛生學校的教學工作。在莒南縣的兩年多,羅生特在陳家老窩村主持建起了100多間房屋的醫院,集醫療救治、醫學培訓為一體,被當地軍民稱為“羅生特醫院”。

1944年8月2日,羅生特作為模范醫生,出席山東軍區在莒南縣十字路召開的英模大會。

1945年10月,羅生特隨八路軍山東部隊渡海前往東北,先是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總衛生部顧問,后改任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衛生部部長,參加了遼沈、平津戰役。在東北期間,羅生特不僅親自組織醫護隊在火線上救治傷員,還利用戰役間隙和休整時間,親自進行衛生人員短期輪訓。

羅生特來中國10年,其中9年供職于人民軍隊。1949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離開家鄉10年之久的羅生特,向組織上提出申請,希望批準他返回奧地利探親。中共中央隨即批準了他的請求。劉少奇在天津送別羅生特時對他說:“我們已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開始建設新中國。這中間有你很大的功勞。”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特意為羅生特定制了一套西裝,并在餞行宴上,高度評價他為中國革命所作的貢獻,并將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給他的中德文對照的榮譽證書,親手交給了他。

1949年11月,羅生特返回奧地利后,很想再來中國。不幸的是,他于1952年前往以色列探親時因病去世,享年49歲。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 五月丁香亚洲综合499ee | 亚洲香蕉综合在线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四区 | 午夜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