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竺可楨的“求是精神”

2024年06月19日 10:21  |  作者:王劍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938年11月19日,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在廣西宜山主持召開校務會議。在他的倡議下,會議確定以“求是”為浙江大學校訓,并請國學大師馬一浮撰寫校歌,闡述校訓精義。

隨后,竺可楨在歷次演講中反復強調:“求是精神”就是一種“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諸位必須有嚴格的科學態度:“一是不盲從,不附和,只問是非,不計利害;二是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三是專心一致,實事求是,嚴謹整飭,毫不茍且”“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學精神,但同時又是犧牲精神、奮斗精神、革命精神”。

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求是”的內涵,他不厭其煩地講:“你們要做將來的領袖,不僅求得了一點專門的知識就足夠,還必須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頭腦,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氣概,深思熟慮、不肯盲從的習慣,而同時還要有健全的體格,肯吃苦耐勞、犧牲自己努力為公的精神。”竺可楨的闡述,不僅關乎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還涉及理想、責任、立身處世的要義。

竺可楨既是“求是”精神的積極倡導者,也是篤行“求是”精神的楷模。一方面,他大力延攬優秀師資,唯才是舉,用人唯賢,沒有門戶之見。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浙大聚集了蘇步青、王淦昌、束星北、胡剛復、貝時璋、談家楨、蔡邦華、梅光迪、張其昀等一大批當時各領域的精英知識分子。另一方面,他經常勉勵學生要立志成為“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的報國人才。浙大畢業生李政道、葉篤正、谷超豪、程開甲、錢人元、胡濟民等數千人,都成為了新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骨干力量。李正道曾說:“盡管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浙江大學求是精神的熏陶在我今后的科研生涯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曾先后兩次參觀浙大,對浙江大學的辦學品質贊不絕口,稱浙江大學是“東方的劍橋”。(王劍)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 | 日本免费自拍视频网站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