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四川省政協委員高善峰:“小善叔叔”的“一堂課”
高善峰在“小善叔叔一堂課”講授科普知識
“小善叔叔,為什么會有地震呢?我們該怎么預防?”“馬上要放暑假了,小善叔叔能不能來給我們講一下人工智能呢?”見到四川省政協委員高善峰時,“小善叔叔一堂課”剛剛結束。孩子們還有無數個“為什么”期待著“小善叔叔”來回答。
“小善叔叔一堂課”,是高善峰堅持了8年的公益項目“小善叔叔信箱”的一個子項目。根據學校需求、學生需要,他經常組織志愿者進教室給孩子們上“一堂課”。普及科學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高善峰說,他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鄉村留守兒童、城市隨遷子女,因為他們所處環境相對信息閉塞,外部可利用的社會資源相對匱乏,孩子們對外界的了解不多,視野也相對較窄。通過科普教育,讓這些孩子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給予他們的更長遠的關愛。
2021年9月,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高善峰立馬想到,“小善叔叔信箱”所服務學校的孩子們還好嗎?他們有沒有出現一些震后急性反應?應如何及時疏導緩解?地震發生一周后,高善峰就組織了來自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成都云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6位志愿者,走進震區所在的嘉明鎮中心校、羅橋小學、大同小學、青龍小學等,開展“小善叔叔震后心理疏導一堂課”。在高善峰的帶領下,兩天中,“小善叔叔震后心理疏導一堂課”的志愿者們先后走進受災地區的4所學校19個班級,上了21堂課,面對面服務了震區的1200余名學生。
如何科學使用眼睛、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如何自我減壓、叛逆期如何與家長溝通……如今,“小善叔叔信箱”及“小善叔叔一堂課”公益項目已走進四川省成都、瀘州、甘孜和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等地20多所中小學校,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河北及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及社會各界的2700余名志愿者,服務中小學生20余萬人次。先后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30多個。
“少年強則中國強,點亮青少年的科技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高善峰認為,應鼓勵中小學校與大學、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開展高質量“研學”活動、“科學講堂”等,與科學家“面對面”,讓青少年學生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科學的奧秘,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熱愛科學的種子。同時,要重視新媒體的作用,支持鼓勵科普類博主、UP主制作更高質量的作品,打擊假借科普名義進行的抹黑詆毀和思想侵蝕活動。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