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周延禮:譜寫金融強國建設保險新篇章
周延禮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
當前,保險業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是綠色保險服務聚焦“雙碳”背景下,支持能源結構轉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是十分重要任務。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發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首次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三分之一,風電光伏發電量已超過同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突破15%。為此,保險業應在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2024年4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通過保險機制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風險解決方案”。保險業在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強國建設方面大有可為,能夠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
保險業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是金融強國建設的基本要求。
保險業參與綠色金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第一,保險公司要從負債端研發綠色保險產品,助力綠色產業建設。綠色保險產品能夠覆蓋綠色產業的全生命周期,財產保險可從項目建設、運營到設備故障和損壞、營業中斷等各個環節,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這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促進綠色技術和產業的推廣,還能激勵更多企業參與綠色經濟活動,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通過開發和推廣綠色保險產品,保險業能夠有效引導企業重視環境責任,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助力綠色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保險公司可從投資端發揮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的優勢,將保險資金投向低碳環保產業,助力綠色產業發展。鑒于保險資金具有長期穩定的特點,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能夠為綠色產業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和融資便利。通過投資綠色項目、綠色債券和綠色股權等方式,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引導大量社會資本投入到低碳、環保產業中,支持新能源、綠色建筑和生態修復等領域的發展。這不僅能夠提升綠色產業的融資能力,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還能在實現企業自身穩健收益的同時,推動社會的綠色轉型,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第三,金融機構可發揮金融協調融合服務的優勢,結合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其在風險管理和資金運作方面的優勢,協調配合銀行、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綜合性的綠色金融解決方案。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和融合,保險公司能夠為綠色項目提供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不僅能滿足綠色產業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促進綠色項目的落地和發展,還能推動金融市場的創新和發展,增強金融體系對綠色經濟的支持能力。保險公司在綠色金融中的積極參與,將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協調高效的綠色金融體系,推動綠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保險業在綠色金融服務發揮保障作用,是服務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保險業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創新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發揮數據驅動作用,提升風險評估和產品設計的精確性。保險公司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建立精細化的風險模型,實時監測和分析新型電力系統的運行數據,從而更好地識別潛在風險和市場需求,開發更加精準和定制化的保險產品。這種數據驅動的模式不僅提高了保險產品的有效性,還增強了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二是通過風險減量的智能工具,實現對新型電力系統全生命周期的全面風險管理。保險公司依托先進的智能風險評估工具,系統性地識別和管理電力系統中的各種風險,特別是在面對自然災害等巨災風險時,智能工具可以提供從預警到應急響應再到災后恢復的全流程風險管理服務。這種風險減量策略不僅有效降低了保險理賠成本,還提升了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和運營穩定性。
三是關注新興風險,積極應對新型電力系統發展中出現的新挑戰。隨著電力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網絡安全風險、碳資產風險等新興風險不斷涌現。保險公司需要持續創新,開發如網絡安全保險和碳資產損失保險等新產品,以滿足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和低碳發展中的新需求。通過靈活調整產品策略和提升自身在風險評估、定價和理賠方面的能力,保險公司可以為新型電力系統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和全面的保險保障服務。這些創新趨勢不僅提升了保險業在綠色金融中的參與度,也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保險業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風險保障,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不二選擇。
一要強化頂層設計,營造健康發展環境。頂層設計在推動新型電力系統保險發展中至關重要。監管部門需從政策層面入手,制定明確的指導方針和法規,指明保險市場的發展方向、目標和戰略,確保各方在統一的政策框架下運作。通過出臺鼓勵政策,支持保險公司積極參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特別是在環境保護、綠色技術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創新投入。監管部門應通過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保險公司在開發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中的財務負擔,激勵更多企業投身于綠色金融事業。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補貼等方式,直接支持新型電力系統保險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降低企業參與綠色金融的門檻。
二要促進產融結合,推動行業全面發展。產融結合是推動新型電力系統保險發展的關鍵。監管部門應制定綠色保險發展規劃,明確市場方向、目標和重點,指導保險公司和相關機構制定戰略和業務計劃,以推動保險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通過建立與新技術和業務模式相適應的市場監管機制,強化風險防范。同時,打通跨行業合作信息壁壘,促進保險公司、電力系統運營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提高風險管理效率和準確性。這種合作不僅有助于提升保險產品的創新能力和定價優化,還能有效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三要健全標準體系,提升風險減量能力。健全標準體系是提升新型電力系統保險風險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當前,風險減量措施在保險行業中尚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導致各保險公司在風險減量服務上的方法和策略不一,風險管理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保險公司應共同制定并推廣統一的風險減量標準和指南,明確不同風險類型和減量工具的應用規范,全面覆蓋保險業務各個階段。聯合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開發風險評估模型和工具,通過共享風險數據,實現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推動構建行業級的風險減量評價體系。
四要強化數智建設,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數智建設在新型電力系統保險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保險公司應加大對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投入,提升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能力,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風險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同時,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和私密性。通過智能化技術,提高客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提供個性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此外,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風險評估和定價模型,提高保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
編輯:王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