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休閑>資訊
勐海陳升茶業總經理陳柳濱:扎根普洱核心區 為茶業振興持續發力
近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州人大代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勐海陳升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柳濱接受記者采訪,他以勐海陳升茶業為例,暢談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如何發揮企業社會責任。
2007年,陳升茶業來到中國普洱茶第一縣——云南勐海縣投資辦廠,通過與老班章村開創性的合作之舉,探索新時代普洱茶的復興之路、產業引領茶農致富之路。近年來,勐海陳升茶業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村企合作展現出蓬勃的勢能,為振興普洱茶產業做出突出貢獻。
云南是世界茶葉發源地,森林廣闊植被茂密,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茶樹在高山峽谷里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云茶品質在全國首屈一指。陳升茶業扎根的勐海縣,是中國普洱茶第一縣,普洱茶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和稅收,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縣級第一。勐海縣居住著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25個民族,他們勤勞勇敢、熱情好客,擅長種茶,是千百年來古茶園最忠實的守護者。那里有樹齡1800多年,實物證明了“中國是世界茶葉原產地”的野生型大茶樹,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型茶王樹,還有漫山遍野的5.62萬畝古茶園。
陳升茶業自2007年成立以來,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用17年時間,打造出的“陳升號”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在2024中國茶葉品牌價值評估中,評估為33.13億元人民幣,產值、納稅在當地均名列前茅。多年來,陳升茶業還榮獲了“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企業”、全國工人先鋒號、云南省“10大名茶”(是云南省內唯一一家連續五年都獲此獎的企業)、連續十年榮獲“中國茶葉行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等數百項榮譽。
老班章村是云南勐海縣、布朗山大山深處一個純正的哈尼族村寨。歷史上,由于山高坡陡耕地較少、交通閉塞各方面條件落后等原因,備受貧困煎熬,有的村民會背著茶葉走20多公里的山路到縣城換大米,以解決溫飽問題。隨著普洱茶市場興起,老班章憑借優質豐富的大樹茶資源,享譽全國,被人們稱為“普洱茶王”,成為了云南因茶脫貧致富典范。這一切天翻地覆的變化,得益于十多年前,陳升茶業與老班章村開創性的合作之舉。
據陳柳濱介紹,2008年1月,經當地黨委政府牽線搭橋并批文同意后,陳升茶業與老班章村簽訂了30年長期合作協議,村企攜手,共同開發大樹茶資源,打造老班章茶葉品牌。陳升茶業斥巨資,在村里建設了現代標準化普洱茶初制廠,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緊密的合作模式。
老班章基地建立后,陳升茶業制定了《古茶園管理制度》《老班章曬青毛茶加工技術規范》等規章制度,對茶葉加工工藝進行系統性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傳統技藝融合現代機械設備,提升了曬青毛茶的質量和產能。每年在老班章村投入上億元進行原料收購的規模優勢,讓“陳升老班章”系列產品擁有高性價比,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追捧。陳升茶業老班章基地,因此被西雙版納州評為茶葉初制示范場所,省內外茶企紛紛前來參觀學習。
陳升老班章,村企合作17年,成功打造了普洱茶“茶王”品牌,如今老班章已然成為了普洱茶的金字招牌,村寨也因茶致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鼓勵下,幾年來,陳升茶業憑借與老班章村合作取得成功的經驗,受邀又先后在西雙版納南糯山、那卡、易武、曼班等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少數民族村寨合作,一次又一次譜寫了村企攜手脫貧致富的華美篇章,“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在云茶產區得以廣泛推廣、持續發力。除了建立規模化基地,陳升茶業還與西雙版納地區近200個各民族村寨,建立了毛茶長期采購合作關系,帶動茶農增收致富。同時,也把科學的茶園管理技術和制茶工藝,帶上茶山,茶農們紛紛學習廣為傳播,改變了他們以往落后的制茶和市場觀念,為普洱茶產業良性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回顧陳升茶業17年成長道路,陳柳濱表示,首先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扶持,中國茶產業基數龐大、茶葉品類豐富,過往是數千萬茶農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如今是茶葉產區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一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出臺各類政策,引領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從事茶行業數十年的經營理念、制茶技術和市場資源積累,為陳升茶業快速成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更加關注身體健康需求,茶這一健康之飲越來越得到市場的青睞,陳升茶業采用樹齡上百年的大樹茶打造的高品質產品,展現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云南這片得天獨厚的沃土,孕育了優越的茶葉資源,尤其是珍貴稀少的古茶資源,在新時代大放異彩,成為了普洱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靚麗新名片。
談到未來,陳柳濱表示,奮進新時代,陳升茶業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守正創新,突出科技、文化協同賦能,在優化制茶技藝、加強產品創新、拓展市場份額上下功夫,做大規模、做全鏈條,推進三產融合高質量發展,為茶葉振興持續發力、為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