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如何破解電動車規范充電難題?這場專題協商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人民政協網溫州7月10日電 如何有效治理電動自行車違規亂象和安全隱患,不僅是基層的治理痛點,更是群眾的迫切呼聲。7月4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圍繞“民生協商議事”系列活動有關要求,召開“加快推進安置房電動車充電樁規范化改造提升”專題協商會。
溫州市政協副主席、甌海區委書記曾瑞華,溫州市政協民宗委主任陳曉甜,圍繞安置房領域電動車充電樁規范改造提升事項,究難點、聽訴求、談舉措、探提升。甌海區政協主席金衍光、副主席徐海曼,區政協辦、文史學習委、區住建局、區供電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甌海新城集團、南白象街道主要負責人,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成員、街道有關班子領導、南湖社區負責人及小區物業、業主代表等參加活動。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走訪南湖名邸小區,傾聽了解小區內停充場地布局、場所規范改造、充電口加裝等情況,同現場電動車車主進行了交流。
協商會上,區政協委員、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總校辦公室主任周翔作為課題調研組領銜委員,匯報了“加快推進安置房充電樁規范化改造提升”課題調研情況。區政協委員、北外附屬學校副董事長、副校長賴石磊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對利用小區及周邊區域加裝充電設施予以規范;圍繞“鼓勵居民在公共場合充電”理念,合理制定公共區域充電收費標準,更好滿足群眾充電需求;區政協委員、南白象街道木角橋基督教堂主任牧師、甌海區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葉小蓮建議,明確充電樁規范化改造提升第三方公司準入機制,打造企業“蓄水池”,合理賦權基層執法權限,理順電動車違規停充處置流程,從而不斷提升基層治理實效;區政協委員、溫州市甌海區呂志武游泳俱樂部總經理李文輝建議,明確監管主體及職責,形成有關部門、屬地鎮街齊抓共管的常態化聯合監管體系;強化宣傳引導,明確物業公司、業委會在電動車違停違充中的職責,并積極發動居民參與共治,促成電動車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氛圍。
針對政協委員、小區代表提出的建議,區住建局、區供電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甌海新城集團主要負責人從盤活空間、運營維護、專項治理等角度,逐一作出互動回應。南白象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曉圍繞會上提出的建設場地、基層執法、監管權責等問題予以回應,并表示街道將全面吸納本次民生議事堂收獲的意見建議,靈活應用到電動車充電樁改造提升工作中,同時將堅持以點帶面,盡快打造一批可學習、可借鑒、可推廣的電動車綜合治理試點樣板,不斷提升消防安全工作水平。
曾瑞華從選題有準度、互動有深度、結論有共識度三方面,充分肯定本次民生議事堂活動成效。同時指出,要弄清楚“工作怎么看”,深刻認識“民生議事堂”工作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意義,不斷強化做好“民生議事堂”工作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要弄清楚“問題怎么解”,聚焦“安置房電動車停充電服務”這一民生問題,做好全量排摸、空間全面盤活、建設全程規范、運維全力保障、違規全盤監管、經驗全域推廣,扎實推進“安置房電動車停充電服務”擴容提質;要弄清楚“任務怎么干”,進一步聚合力、提能力、激活力,高質量推進民生協商議事活動開展,真正讓委員工作“活”起來、履職成效“實”起來。
下一步,南白象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將堅持發揮委員自身領域優勢,緊盯各類民生熱議話題,常態開展基層協商調研、建議落地監督,不斷以協商的“小場景”撬動民生的“大幸福”。(洪怡然)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