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別讓“標準答案”禁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2024年07月11日 15:26  |  作者:張玉勝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近日,一道由網友分享的小學數學題引發了輿論熱議。網傳截圖顯示,題目為:下面是一位病人的體溫記錄統計圖,請你認真分析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從以上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什么信息?”考生答道:“這個病人快好了。”但該題卻被老師扣掉了4分。緊接著,全網醫生為小學生錯題“聯名上書”,表示對“病人”進行了會診,“孩子沒說錯,請把這4分還給他!”

誠然,作為一張數學試卷,著重是要考核數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而考生給出的“這個病人快好了”的答案卻是醫學方面的判斷,并未體現出“體溫”數字之間的邏輯特性。對照“從哪天到哪天體溫相對穩定”的標準答案,“不得分”似乎無可厚非。一次普通的學科考試,卻引發眾多網友的“小題大做”,看來,其中還是有值得探尋與思考的話題。

改革應試教育,強化素質教育,這是我們多年以來的教改努力方向。筆者覺得,人們正是基于對這種觀點的肯定與認同,才有了這場由“小題目”引發“大討論”的輿論熱議。誠如有專家指出,此事的看點是開放式命題仍遭遇標準答案思維。從標準答案思維看,這名小學生的答案不符合命題要求,應該扣除4分。但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素質看,應該擺脫標準答案思維,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只要答案合情合理,就應該給分。

教育部辦公廳曾在《關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卷試題結構,減少記憶性試題,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堅決防止偏題怪題,促進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由此解讀,多出些開放式命題或不失為有益嘗試。這不僅考驗著出題者的理念、能力與智慧,也同樣需要閱卷人的開放式思維和多解答案。有專家為此提出,初等教育階段出題人要盡可能減少標準答案式的出題模式,避免學生形成標準答案式思維,標準答案式思維可能會限制學生們的想象和成長。

愛因斯坦曾經說:“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推動著知識的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力即思考力,著實難能可貴。現實中,人們時常會為孩子們的豐富遐想而驚嘆和觸動,比如面對“雪化了是什么?”的提問,有孩子得出“是春天”;受“烏鴉喝水”的啟示有孩子想到了借用“吸管”……透過“這個病人快好了”的答案,人們可以感知到想象力跨行業、越領域的寬度與廣度。期待對孩子們想象力多些尊重和鼓勵,少些否定和扣分。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