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為什么大熊貓看起來黃黃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白色容易變黃,是因為氧化的原因。
這時候有人可能會問:不對啊!為什么我們實地看到的大熊貓,有些不是純黑白的,看上去都是黃黃的呢?難道也是因為“氧化”的原因?
其實,大熊貓的毛發變黃并不是因為“氧化”,而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性有關。主要因為它們在地上坐、打滾、玩的時候變臟了。
不過,你可能會好奇,為什么不把毛發洗干凈?
大熊貓的毛發并不像人類的頭發一樣容易清洗。大熊貓的皮膚表層有一層油脂,對皮膚和整個機體都是一個很好的保護性結構,既能御寒防潮又是一種熱屏障,能使其適應潮濕而嚴寒的自然環境,使動物可以在雪地上休息睡覺。而且,大熊貓的生活習性也讓它們不需要頻繁地清洗毛發。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吃竹子和休息,很少進行劇烈的運動,因此不容易弄臟毛發。
動物的審美和人類的審美是有區別的,比如,在發情的季節,雄性大熊貓會專門在自己身上弄一身泥。大熊貓偏黃的顏色一般出現在后背,還有屁股。
成年后的大熊貓的毛色,不是純白色的。在太陽下,它頭部位置的毛發白得發亮,其實是受光線的影響。
而且,大熊貓會自己洗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遇到晴好天氣,氣溫在5—8攝氏度時,它也可能洗澡。但它們“洗澡”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一定是用水清洗,可能會是用泥浴或沙浴,摩擦打滾的方式達到“洗澡”目的。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