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軍事歷史

抗戰時期的“上海工業大西遷”

2024年07月23日 09:21  |  作者:陶詩秀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日軍侵略矛頭指向上海。為保存上海先進的工業機械設備和戰略物資,8月10日,國民政府行政院第324次會議決定遷移上海工廠至內地。

8月11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財政部、軍政部、實業部組織上海工廠遷移監督委員會,以資源委員會為主辦機關,林繼庸為主任委員,駐滬主持遷廠事宜,調撥資金56萬元作為初期經費。8月12日,上海各工廠召開會議,成立了以機器五金業為主的上海工廠聯合遷移委員會,推舉上海機器廠的顏耀秋為主任委員,新民機器廠的胡厥文、新中工程公司的支秉淵為副主任委員,選定武昌徐家棚一帶為集中地點。在“遷委會”的指導下,上海各工廠的內遷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淞滬抗戰爆發后,上海各工廠工人冒著敵人的炮火和轟炸日夜苦干。敵機來了,他們伏在地上躲一躲,敵機一走,爬起來再干。隨著戰局一天天緊張,白天已經不能進行拆運工作,工人們遂完全轉入夜間操作。在工人們的努力下,大批工業機器設備被拆卸、打包。

與此同時,“遷委會”緊急劃定路線,領導集中搶運。南市一帶的工廠設備集中閔行、北新涇起運,在閘北、虹口、楊樹浦一帶的工廠,先行將拆卸的設備、物資運至租界裝箱,然后用木船自蘇州河向外運輸。途中,工人和船員為了躲避敵人的空中偵察,在木船上鋪滿了樹枝、茅草加以偽裝。運輸時,每艘相距約500米,遙相照應;遇到敵機來襲,船員會立即將船劃到江邊蘆葦叢中暫避。設備、物資運抵蘇州后,“遷委會”雇用的小火輪立即拖著木船開至鎮江,再裝入大船運往漢口。

10月26日閘北失守,蘇州河被敵人截斷,形勢越發緊急。“遷委會”立即動員各工廠將設備、物資取道內黃浦運往淞江,經蘇州、無錫運往鎮江。11月初,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淞江河道受威脅,“遷委會”再聯絡輪船將設備、物資運往南通,從南通轉民船經運河至揚州、鎮江。

11月12日上海淪陷,“工業大西遷”被迫結束。據統計,在歷時3個月的行動中,上海軍民將150余家企業的機器設備拆卸遷走,超過2500名工人與1.6萬噸的機器設備撤退至大后方,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工業基礎。(陶詩秀)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在线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精品网曝流出久久 | 亚洲五月天中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