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天津各級政協:
360度守護藍天碧水凈土“我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PM2.5年均濃度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地表水環境質量繼續改善。2023年建設口袋公園56個,讓市民擁有更多休閑賞綠好去處。”今年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擺出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績單,生態宜居水平穩步提升的背后,天津市各級政協和委員積極履職盡責功不可沒。
天津市各級政協將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作為重要履職內容,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屏障、著力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等環節積極建言獻策。
僅2023年,市政協委員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就提出提案67件。委員們建議,以重大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基地為依托,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加快固廢綜合利用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加強氫能源產業創新,加快氫能產業布局,推廣新能源汽車消費,降低燃油汽車碳排放水平,建設“零碳”產業園區。開展排水管網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建立“污水處理廠+光伏”示范項目,構建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的智慧水務系統,解決好城市河湖雨后返黑返臭問題。完善夜間施工管理辦法,健全市區兩級噪聲監管責任制與問責制。這些建議,有力促進了天津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深入實施,加快了美麗天津建設步伐。
“建設美麗天津,我們都是行動者”。為全面推進美麗天津建設,市政協人資環建委與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開展多維度活動,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建設美麗天津行動中。
西青區、薊州區、寶坻區、津南區、寧河區成功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各區政協委員在探索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文旅等提質升級的生態轉化路徑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薊州區為代表的生態建設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生態文旅模式,以寶坻區潮白新河流域、西青區辛口鎮為代表的流域、區域水環境治理+生態農業模式,以及以西青區王穩莊鎮和中新生態城為代表的盤活生態資源,綠色轉型+產業升級的生態+產業模式。
南開區政協堅持多年圍繞做好“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視察監督,召開專題協商會建言,協商督辦“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重點提案。寶坻區政協緊盯生態治理等事關寶坻高質量發展問題,積極建言資政,助推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積極采納委員建議,濱海新區發布《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試驗區建設工程行動方案》,提出將強化綠色治理,鞏固提升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深入開展“藍色海灣”整治修復,創建美麗海灣,努力建設全域“無廢城市”。
“持續深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優化生態宜居品質,多措并舉改善空氣質量。”近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辦理提案,采納建議,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研究謀劃中長期路徑舉措。
(本報記者 張原 李寧馨)
編輯:閆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