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追風逐雨護安瀾
——水利部四川防汛工作組防汛抗洪見聞
圖為武都水庫正在泄流,為下一次降雨騰出庫容。
7月17日,四川省一些地方的雨仍下得緊。水利部和氣象部門針對四川廣元、綿陽等地發布的山洪災害預警,已經變成了令人不安的橙色、紅色。
“我們就追著雨走,奔著紅色預警的區域去!”當天晚上,水利部工作組到達四川,協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這也是水利部派出的10個工作組之一。
防汛“七下八上”關鍵期,受持續強降雨和高水位行洪等影響,我國南方部分江段(河段)出險不斷,部分地方山洪災害已經造成人員傷亡,一些城市發生嚴重內澇,防汛形勢變得異常復雜嚴峻。而入汛以來的四川,已經歷了19次強降雨過程,全省平均降水量、主要江河來水較常年同期均偏多,全省21個市(州)180個縣(市、區)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涉及人口291萬人次。
17日-20日,記者跟隨水利部四川防汛工作組深入一線采訪。
水庫安全 “預”字當先
“目前水位多少米?”
“有沒有應急預案?”站在四川綿陽市鳳凰水庫上,工作組認真詢問。
鳳凰水庫屬于西梓干渠的串庫工程,2021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是一座以集農田灌溉、防汛減災、引水調蓄、森林防火、生態保護和文化旅游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利工程,距離梓潼縣城僅1公里左右。
“水庫運行一切正常。我們加強水庫巡查,實時監測水庫水位變化。目前水位541.3米,在汛前為了水庫安全度汛,水位降至540.5米,保證了7月17日暴雨期間水庫的安全運行,現在水庫正在進行泄流。”鳳凰水庫工作人員回答。
梓潼縣鳳凰水庫武引管理站與梓潼縣七曲山管委會形成了應急搶險聯動機制,成立了應急搶險隊伍,同時在汛前由梓潼縣鳳凰武引水管站組織,進行了應急搶險演練和消防演練。所做的這些都指向一個目標:水庫安全。
在四川期間,工作組會同地方水利部門研判分析水庫安全運行情況,指導病險水庫、中小水庫逐庫開展隱患排查整改,逐庫落實防汛“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督促提前落實降低水位、空庫運行、防護壩頂壩坡、暢通泄洪通道等防漫壩垮壩措施,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
據介紹,今年汛期,四川省堅持預字當先,做足應急準備。修訂《四川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預案》;立足極端情況,修訂完善極值暴雨和流域大洪水應急預案。組織21個市(州)和30個高風險縣開展山洪災害轉移避險現場演練,全覆蓋培訓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防汛業務骨干。組建12個水利搶險工作組、13個水利抗洪搶險突擊隊輪班備勤,調整更新防汛搶險專家庫160余人,向4個省級水管單位10個市(州)前置調撥省級防汛抗旱防御物資560余萬元。
科學調度筑牢“安全堤”
記者跟隨工作組來到武都水庫時,驟雨初歇。站在大壩上,一面風平浪靜,而另一面卻是驚濤拍岸,此時水庫正在泄流,為下一次降雨騰出庫容。
武都水庫工程,被譽為“第二個都江堰”,也是迄今涪江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據介紹,在上一輪四川強降雨中,四川省水利部門調度武都水庫,將入庫洪峰4410立方米每秒削減為18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60%。確保江油城區不超警,降低下游河段水位1.5米至2.5米,減少人員轉移0.5萬人。
紫云水庫是廣元市昭化三座中型水庫之一,位于昭化區紫云村,處于嘉陵江左岸插江河上游末端。該水庫建設目的以農田灌溉為主,兼有場鎮及農村供水、防洪、發電等綜合效益。
“現在水位676.7米,正全力泄洪中。”工作人員介紹說。
工作組仔細查閱了防汛責任人落實情況、堤防巡查情況,詳細詢問巡查頻次、排班、水位、出險等具體細節,并叮囑尤其要高度重視夜間巡查防守,預置搶險力量、物料和設備。
據四川省水利廳提供的資料顯示,入汛以來,水利部門堅持科學調度,降低災害風險。滾動會商雨水情趨勢,密切跟蹤江河洪水演進過程,實時優化調整調度方案,科學調度流域水工程攔洪削峰錯峰,降低下游防洪壓力,力保江河安瀾。
7月17日,四川省水利廳滾動會商研判,聯合調度寶珠寺、亭子口水庫,將嘉陵江洪峰由21000立方米每秒削減為60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72%,確保嘉陵江干流全線不超警戒水位,降低蒼溪到南充河段水位4米至7.5米,減少人員轉移4.5萬人。
水利工程為山洪災害防御提供重要屏障
在江油市二郎廟鎮皇坪村,記者還遇到了正在河邊巡查的皇坪村黨支部副書記康洪:“汛期之前已經對村民的房屋進行了排查,將居住在低洼地帶的23戶居民全部轉移到村委會居住。這些天我們不間斷地在村子周邊巡查,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不遠處的安置點,村民正悠閑地看電視、聊天。“我們已經住進來好幾天了,家里進了一點水,但問題不是很大,這邊住著也挺好,什么都有。”王大媽告訴記者。
工作組還專門到達皇坪村的山洪災害危險區,仔細察看山洪溝治理、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監測預警設施、群眾轉移安置點物資儲備等情況,提醒地方加密監測預報預警頻次,提前清除阻水違章建筑,暢通行洪通道,確保洪水快速下泄。
在昭化鎮天雄村,工作組來到了麻柳灣山洪溝工程,該工程于今年4月16日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加快進行河道清淤疏浚、堤防砌筑等。
“工程河段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洪水標準,雖然還沒有完工,但在應對上一輪強降雨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昭化區水利局局長羅武林介紹說。
據介紹,工程建成后,將大大改變原堤岸線凌亂無序狀況,使治理河道及其灘地面貌煥然一新。治理后的堤防結實可靠、村莊段防洪標準提高,將有效降低山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威脅。
數據顯示,四川省水利部門全面開工建設國債山洪溝治理項目272個,已完成平均建設進度的40%;實施89個縣2024年山洪溝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已完成整體建設進度的33%;完成山洪災害避險搬遷252戶,占年度計劃的30%。
“當前全省已進入主汛期,持續性大規模強降雨頻繁發生,防汛減災形勢復雜嚴峻。下一步,我們將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會商研判、監測預警、隱患排查、避險轉移、蹲點督導、聯合值守等各項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王菡娟)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