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貴陽市政協連續三年助力治堵——
“一抓到底”保暢通2021年,貴州省貴陽市擁堵指數排名全國第4位,為此,貴陽市在當年10月開啟以鐵的手腕打一場交通治堵的攻堅戰;2022年排名全國第16位;2023年排名全國第25位。
貴陽把交通治堵放到全市發展大局中進行謀劃并取得成效的三年,也是市政協圍繞這一工作持續助力的三年。
“在周五、周日接送孩子的高峰期,這一地段的1小時車流量能達到3000-5000輛。”近日,在貴陽市年初梳理出的11個重點治理的交通堵點之一,黔靈山路貴陽一中路段,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市政協主席會議視察組介紹情況。
市政協主席石邦林表示,要“一點一策”加大對學校、熱門商超等重點區域的治堵工作,市政協要通過深入調研提出合理化建議。
當天下午,在貴陽市“城市大腦”——城市運行管理中心,部分市政協委員與分管副市長、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交委、市交運集團相關協商座談,共謀治堵良方。而這樣的協商會從2022年起,市政協已組織了多次。
近年來,貴陽把治堵工作做到細微處,比如通過引導封閉式小區、企事業單位、景區景點等內部道路開放,開放15分鐘免費通行道路21條;“醫生每周綠色出行一日”等措施,累計釋放醫院停車位3707個;依托交通態勢感知平臺,實現了路口、路段交通指標精細化體檢管理模式等。
貴陽還推進政協民主監督+“融媒問政”新聞輿論監督等形成監督合力,對群眾反映的擁堵問題,以“一點一策”的形式及時研究解決。
去年7月,市政協關注到媒體報道后,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云巖區市北路通向觀山湖區的南埡路立交橋下路段僅單幅通車、擁堵嚴重、困擾群眾多年的路段“卡脖子”問題,連續3次開展跟蹤式調研、視察、協商,提出了加快該立交橋下雙幅通道盡快建成的建議。今年5月31日,該路段實現雙幅通車,比原定時間提前了一個月。據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計顯示,該路段每天過車數量提升44.4%;在早晚高峰時段,每小時過車通行效率提升53.3%。對此,市委主要領導給予高度肯定。
萬事有成,貴在抓長、重在抓常。“交通出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是檢驗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試金石’,仍需久久為功、群策群力,在科學規劃、工程改造、優化公交、科技智能、公益宣傳等方面持續用力,切實鞏固提升治理成效,讓人民群眾出行更便捷更舒暢。”在市政協主席會議視察協商座談會上,石邦林如是說。
(本報記者 黃靜)
編輯:閆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