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唐國安:新官上任“四把火”

2024年08月14日 09:33  |  作者:游宇明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912年10月,清華學堂改稱為清華學校,唐國安成為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

唐國安是一個特別有眼光的人,上任伊始就燒了幾把一般校長燒不來的火。他燒的第一把火是呈請外務部批準,撤消游美學務處,將分散于學務處、學堂、駐美監督處的招生、國內準備、遣派、留學監督諸權力統統收歸學校,極大地減少了外界對清華事務的干預,確保了清華的辦學自主權。

接著,唐國安又燒了第二把火,大力改革清華學制,第一,將原來的中等科5年、高等科3年,改回最初的中等科、高等科各3年,實行高等科文(文法)、實(理工)分班;第二,把中等科、高等科混合招生改為中等科統招,高等科插班招。第三,選聘學科牛人,狠抓課堂管理,使中等科學生畢業可達美國高中一、二年級水平,高等科學生畢業可達美國大學一、二年級水平,學生赴美后可直接插入大學三、四年級,既省時間又省銀子。

清華建立之初,庚子賠款退款常被袁世凱挪用,有時袁世凱一借就是20萬銀圓,學校辦點什么事經常捉襟見肘,唐國安為此四處奔走,請求政府將庚款完全用于辦學,使這一問題終獲解決,這是唐國安燒的第三把火。此舉對清華后來的騰飛意義不言而喻。

學校不是天上的云朵與月亮,它需要土地支撐,在執掌清華的短短時間里,唐國安燒的最大一把火是征地。他曾在一年之內兩次擴充校園。第一次是1913年春,他請求政府將清華園西鄰的近春園劃撥學校,得到批準;不久,為了讓園內的水系暢流,他又請求政府將近春園西邊的長春園東南隅劃歸學校。兩次擴充,增地480畝,加上先前購進的200畝,以及原有校園450畝,清華擁有的校園面積超過1100畝。這樣的校區面積在21世紀的今天自然不算什么,但在民國初年大學規模普遍偏小的情況下,絕對是一種奇跡。

唐國安只在清華工作了兩年半,1913年8月即在任上逝世,所燒的“四把火”卻有口皆碑,他的治校成就至少跟兩個因素有關。

唐國安善于與人溝通。有個例子可以從側面證明其非同一般的口才。入清華做校領導之前,唐國安曾在清政府外務部工作。1909年2月1日至26日,清政府在上海主辦了第一屆萬國禁煙會議,唐國安以清國參會外交代表的身份在會上作了一個8000多字的英文演講。他先從經濟角度闡述了鴉片貿易的不明智,說列強“緊緊抓住目前僅占清國對外貿易7.5%的鴉片貿易不放,卻犧牲了無限遠大的貿易前途,天下再也沒有比這更為愚蠢的商界大傻瓜了”。在演講最后,他從道德角度呼吁中西方聯手一起消滅煙毒:“鴉片問題應當作為一個道德問題來處理。中國儒家的孔孟之道培養了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基督徒的良心一樣。我們總不可忘記,有一項法則甚至凌駕于自然法則之上,那就是永恒的上天的法則。這項法則按孔子的說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耶穌基督的說法是‘愛你的鄰居如愛你自己一樣’!”這篇演講得到了當時中外輿論的極高評價。有了這樣的口才,唐國安想要說服政府部門為清華學校做點事,自然不會太難。

唐國安的眼界非常開闊。他出生于1858年,14歲時成為第二批留美學童,最初入讀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新不列顛中學,后來考入耶魯大學法律系,因清政府中止留學政策,大學未畢業即回國。回國后,他在美商旗昌洋行做過翻譯,1887年進入外務部,后來又護送留美幼童去美國,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比較清楚。這就使得他在主持清華校務時能跳出傳統的科舉式教育的僵化模式,讓清華一開始就在文明教育的軌道上奔馳。(游宇明)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 亚洲视频i在线 | 亚洲精品小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综合网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