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共護一江碧水蕩清波——

綠色瀟湘水源地保護如何“煉”成?

2024年08月15日 14:54  |  作者:趙瑩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8月15日電(記者 趙瑩瑩) “咯里(那里)不是讓你練跨欄的咧”“莫搞邋遢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環保公益組織綠色瀟湘的工作人員與志愿者一起,來到湖南省長沙市南湖水廠附近的水源地,借助具有方言風格、動漫畫風的創意環保宣傳牌,“希望市民和游客提高生態環保意識,共同助力水源地保護”。

據悉,此次活動是綠色瀟湘安全水源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于2017年啟動,聚焦水源地“信息公開不足、管理不善、公眾參與缺失”等問題,希望實現“人人享有好水源”的愿景。

項目實施過程中,綠色瀟湘頻繁與各級政府部門打交道,動員公眾和媒體參與行動,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元參與的協商治理模式。截至2020年底,安全水源計劃資助近90萬元,支持107個在地公益組織和大學生社團,推動了661項環境問題得到改善。

隨著安全水源計劃深入實施,綠色瀟湘將調研方法提煉為標準化的專業評估體系,發布《2022年長江經濟帶1193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信息公開評估報告》。其中,湖南省從2021年超標8處削減為0處。這一數據背后,是綠色瀟湘及其志愿者團隊持續多年努力的動人故事。

1723704530612

探索公眾參與有效路徑

除了專業調查以及與政府協同,這些年來,綠色瀟湘在公眾參與端持續發力。其中,“上游一公里”動員公眾關注身邊水源地并參與保護行動。此外,該組織向合作伙伴提供工具包,協助他們培訓志愿者,在本地開展“上游一公里”活動。

2015年,時任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給參加“上游一公里”的孩子們回信:“感謝同學們和志愿者對湘江母親河的關心愛護,請市環保局、水務、教育等部門認真研究進一步強化湘江保護和治理措施,并積極引導廣大市民群眾自覺保護湘江,共創碧水藍天”。

2017年7月,多個孩子參加完“上游一公里”活動后,再次給時任長沙市市長陳文浩寫信,希望加強對湘江的保護。不久后,陳文浩在回信中與孩子們共勉,“共同當好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的示范者、宣傳者、監督者”。

短短數年間,“上游一公里”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落地,吸引數千組家庭參與,倡導并推動當地政府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力度。

2017年,綠色瀟湘招募大學生團隊利用假期回到家鄉做水源地調查,這些志愿者被稱為“護源使者”。

“每一處河流都需要保護,從我所學開始、從自身開始,為河流保護作出小小貢獻。”周曉陽是湖南大學“護源使者”團隊隊長,她和同學們在探訪長沙市星沙鎮撈刀河水源地的過程中,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發現了不少問題。與河長溝通后,問題被及時上報有關部門,最終查封了水源地的一個排污口。

2016年下半年到2019年,綠色瀟湘在水源地調研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專業方法。團隊希望將這一方法標準化,可以助力污染預防工作,也有利于環保機構伙伴、志愿者和公眾參與。

2020年,回應志愿者專業參與水源地保護的需求,綠色瀟湘聯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開發了國內首個民間環保水源地調查標準“水源地評估指數體系(WSIC)”,上線國內首款公眾參與水源地評估的“水源點評”小程序,賦能長江流域6個省份20家公益組織專業參與水源地保護工作。

近年來,綠色瀟湘對水源地評估指數體系持續優化迭代,目前已更新迭代至3.0版。志愿者可以據此協同不同力量參與專業評估,并發布評估報告。

加強政社協同 

2020年,綠色瀟湘以“水源地評估指數體系”為評估工具,評估全省信息公開內容后進行排名。彼時,該組織將有限資源集中到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地(下文簡稱“長株潭”)。

此后的評估工作中,綠色瀟湘與長株潭相關部門一起舉辦發布會,參與會議的不僅有環保局,還有水利局、檢察院、河長辦等部門的人員和專家學者,基于評估結果共同討論交流。

例如,有的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有垂釣、游泳現象,大家認為,不能把責任都壓在政府頭上,公眾意識也有待提升。也有人建議,保護區的巡護可以交給志愿者來做,對公眾進行勸導。由此,從2022年開始,綠色湘組織和動員志愿者日常巡護,減少保護區內違規違法問題。

1723704542561

“這兩年來,我們在研討會上發布清單,各個部門負責人、專家、律師、志愿者代表給出意見、充分溝通,不少人也會為我們的評估體系提建議。”綠色瀟湘秘書長廖思難說,報告和相關建議會以“正式函件”的形式將遞送政府有關部門,契合政府溝通機制,同時為縣級政府完善水源地信息共享機制提供參照。

與此同時,本地志愿者團隊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協作頻密。例如,株洲市的志愿者團隊專業度較高,他們會“一對一”地與縣環保局、水利局、檢察院等部門溝通,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長沙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認為,評估水源地和巡護工作應該交給像綠色瀟湘這樣的社會組織來做。不但效率高、花錢少,而且結果真實,給出的建議也很實在并客觀。

基于“水源地評估指數體系”,首份針對長江經濟帶1193處水源地的調研評估報告于去年底發布,從水質信息公開、水量信息公開、管理信息公開、水質達標、水量滿足5個維度對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了整體評估。這標志著安全水源計劃開始從湖南走向長江流域,取得了區域性成果。

走出湖南,下沉鄉村 

據了解,這份《2022年長江經濟帶1193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信息公開評估報告》由綠色瀟湘聯合其余8家環保公益組織共同發布,這些機構分別來自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西、貴州、云南、江蘇。

評估結果顯示,2022年,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浙江、上海、重慶、貴州水源地水質均達到Ⅲ類或以上標準。其中浙江省2020年至2022年79處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為100%。水質超標水源地數量為16處,較2021年有所降低。湖南省從2021年超標8處減少為0處。項目團隊還提交了88份改善建議報告,獲得50余份回函,多地政府已采納部分建議或已整改問題。

湖南水源地水質改善的結果,令綠色瀟湘團隊十分欣慰。這些,都是大家多年努力、政社協同結出的果實。一線志愿者網絡完善、多方參與的組織動員、多政府部門聯動,助力協商式治理模式日趨成熟。

1723704554426

鄉鎮和村一級水源地保護,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鄉鎮級別的水源保護區劃定較慢,但是數量多、分布廣、規模偏小,湖南省約有1000個。

安全水源計劃走出湖南的同時,也在下沉鄉村。 綠色瀟湘采取選點做深的策略,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水源友好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模式。經過多次研討,安全水源計劃開啟“守護梅田水庫”鄉村水源地保護試點項目,選擇瀏陽市的梅田水庫及流域作為試點地區。

自2004年起,梅田水庫作為瀏陽市古港水廠的水源地向古港鎮供水,目前供應兩萬余人。通過梳理水源地風險源,綠色瀟湘發現該項目面臨旅游開發、垂釣、垃圾、生活污水、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多種挑戰。

為此,綠色瀟湘聯動當地政府、高校院所、企業、個體經營戶、村民、游客等,協商解決保護問題。例如,制定養殖退出相關生態補償方案、無痕露營、垃圾減量管理、人工濕地建設、生態農業發展等策略。

“水源地保護不只是政府的事情,需要多方參與,協商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為未來的鄉鎮和村級水源地保護提供參考。”廖思難說,今后將繼續加強與政府部門聯動,期望在政策倡導、科普教育和政府采購等方面實現更深層次的業務協同。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色男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