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為了一庫碧水
——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保護的政協行動
丹江口水庫
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湖北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志愿者回信,他在信中說,“得知十年來越來越多庫區群眾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用心用情守護一庫碧水,庫區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環境更美了,我很欣慰?!?/p>
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指出,“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保護好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需要人人盡責、久久為功?!?/p>
作為縱貫南北、承接東西的世紀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從論證、建設到安全運行10年來,也凝聚著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心血。
傾力助推一江清水永續北上
丹江口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造湖泊。俯臥于八百里伏牛山下,依枕豫鄂,庫區水面逾千平方公里,總庫容可達290億立方米,曾有人比喻“全國每人平均有近20噸水存放于此”。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運行,來自丹江口水庫的甘甜水開始滋潤北方大地,從此一渠清水向北流,南北共飲一江水。
翻開近年來全國政協《國是建言》《可持續發展建言集》《把握人民的意愿——全國政協提案及辦理復文選》等文獻,查找歷屆全國政協提案,有關南水北調的提案300余件、調研報告和發言有百余份,參與的政協委員人數多達千余人次。人民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同志介紹,早在1998年,剛成立的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把南水北調作為重點調研課題。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大量分析研究后形成了《關于加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的調研報告,得到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南水北調開始從“幕后”走向“臺前”。
2001年3月11日,九屆全國政協第29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盡早實施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議》,上報中共中央、國務院,這份沉甸甸的建議有力地助推了工程籌備進程。
2002年12月,國務院正式通過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
全國政協的關注一直在持續。
2014年7月,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又一次將目光聚焦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問題上,彰顯了全國政協對南水北調工程的高度關注。
2016年,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就南水北調中線沿線水質保護工作開展視察,2018年,全國政協就“充分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效益”進行調研,2019年,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
面對一庫清水,如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更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焦點。2024年4月,全國政協調研組赴河南南陽開展“南水北調水源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調研。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也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
——“建議轉變區域發展模式維護中線水源地水質安全,盡快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落實對口支援的各項政策?!?/p>
——“在受水區設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基金,以橫向轉移支付形式給予水源地生態建設補償?!?/p>
——“建立漢江中下游生態補償機制,支持湖北丹江口庫區及漢江中下游水生態保護修復?!?/p>
……
對這個特大調水世紀工程,除了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中央以及關注南水北調工程的政協委員等都以不同形式為南水北調工程建言獻策;水源地沿線陜西、湖北、河南等省政協;十堰、南陽等市縣各級政協均圍繞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和庫區經濟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建議、貢獻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
“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環境更美了”
在全國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守護一泓清流,確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努力“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河庫”,成為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
為了保護好這一庫清水,丹江口水庫及上游地區陜西、湖北、河南三省始終扛牢南水北調水質保障政治責任,系統實施丹江口水庫及上游地區治理保護,凝聚生態大保護合力,解決區域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高質量推進調水工程。
國務院先后批復實施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北京和天津分別對口支援湖北、河南和陜西。通過規劃實施,建成了大批工業點源污染治理、污水垃圾處理、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促進生態隔離帶建設,基本實現了水源區縣級及庫周重點鄉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全覆蓋,使入庫河流水質改善明顯,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不斷增強。
水源區各級地方政府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全面開展點源污染治理,共關閉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2551家,叫停和否決項目524個。依法實施禁采、禁捕、禁養,大力清理網箱養殖,嚴格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令”,全域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嚴格項目審批管理,實現水源區涉水污染企業零落地。深入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堤防護岸加固、清淤疏浚、排澇等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城鄉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處理。治理小流域,建設生態河道,將劣Ⅴ類的城市黑臭水體變成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
如今的水源區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水流清澈、鳥鳴悠悠。
淅川縣丹江口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3.2%,湖北省十堰市森林覆蓋率達64.72%,實現了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質常年保持在地表水標準Ⅱ類。
環境的改善,使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和恢復。
從十多年前丹江口水庫發現桃花水母,到2022年現身北京南水北調亦莊調節池,這個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見證了南水北調的水質優良。
資料顯示,庫區具有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脊椎動物達到8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53種,每年到此棲息的鳥類170多種,還有一批珍稀植物資源。
十一、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朱星對丹江口水庫有著特殊的感情。
“20年來,我一直都非常關心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進展,2019年有機會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丹江口水庫和陶岔樞紐現場調研,親眼見到工程的主要部分: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的實況。”朱星告訴記者。
其實,早在1973年,朱星曾經來到丹江口,目睹了巨大的水庫大壩的施工過程。幾十年后,面對已煥然一新的丹江口大壩,才知道后期經過對大壩加高,使得庫容達到290億立方米,使“一江清水北上”成為可能。
站在大壩頂端,望著清澈的湖水,朱星說他想起那些為了保證向京津冀地區送水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奉獻的移民和工作者,心中充滿感激之情。
發揮政協優勢匯集守水護水最大正能量
如今,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全面通水即將進入第十個年頭,各級政協和政協委員的關注也仍在繼續。
“站在176.6米的丹江口大壩壩頂,看著古老的漢江從秦嶺南麓出發,帶著丹江口庫區上游人民的一片深情,在此匯成萬頃碧波,然后挽著800里丹江,蜿蜒北上,潤澤京津冀豫,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边@是陜西省白河縣政協主席余盛武應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協邀請,參加丹江口庫區六縣(市、區)政協“守水護水”聯席協作會議時感慨地說。
丹江口市政協將今年第一次協商“重頭戲”聚焦在環丹江口庫區政協“守水護水”聯系協作主題上。倡議提出后,陜西省白河縣、河南省淅川縣以及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鄖陽區、張灣區政協積極響應。
六地共同倡議,建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政協聯系協作會議機制。會議協商通過《丹江口庫區六縣(市、區)政協委員“守水護水”丹江口共識》。與會政協主席一致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引領委員積極參加履職實踐,匯集守水護水最大正能量;發揮政協渠道優勢,協同爭取政策項目支持,匯集丹江口庫區綠色可持續發展最大合力;發揮地緣與共優勢,密切區域交流協作,匯集丹江口庫區保護與發展最大公約數;發揮聯系協商平臺作用,建立聯動履職機制,畫好“一江清水永續北送”最大同心圓。
一水相系,千里結緣,十年同行。在受水地北京,京堰對口協作也已開展10周年。北京市各級政協也積極為庫區發展助力。今年7月24日至26日,北京市海淀區政協、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協在丹江口市共同舉辦“守護水源地·政協委員在行動”專項活動。
湖北省政協委員黃朝偉在庫區流轉荒山1400畝,帶動2000多名庫區移民、退捕漁民發展柑橘產業,多年來他一直為拓寬柑橘銷路呼吁。他感激地說,“對口協作引進的北冰洋桔汁汽水項目,不僅填補了丹江口柑橘深加工產業空白、助推了庫區鄉村振興,而且也拓寬了生態價值實現通道?!?/p>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有限公司惠南莊管理處梁萬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感恩奮進,堅定‘讓中國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抓緊抓實工程安全管理、調度管理和防洪度汛工作,持續提升水質監測和水質保護能力,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保?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inherit;">記者 李將輝 王菡娟)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