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河北省政協持續關注——
推動“新益求新”帶來更多“綠意盎然”核心閱讀
調研組建議,對太行山、燕山區域可利用荒山、荒地、荒漠、草原資源開展調查統計,摸清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資源潛力底數,做好新能源產業規劃和重大項目布局的基礎支撐,推動新能源做大做強。
“既看到了新能源蓬勃發展的態勢,又看到了‘沙漠變綠洲’‘光伏+農牧+生態’等新能源在改善生態方面的獨特優勢。”這是河北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范社嶺在省政協常委會會議上,匯報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調研情況時談到的感受。
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既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河北把建設新型能源強省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的重要內容,印發實施行動方案,新型能源強省建設呈現出“新益求新、綠意盎然”的局面。
省政協持續關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新能源強省建設。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在去年組織開展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專家協商的基礎上,今年聚焦“多能互補、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主題,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赴省內、省外進行實地調研,推動“新益求新”帶來更多“綠意盎然”。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新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打造5G+智慧工廠、多場景AI應用等綠色智能體系,助推能源結構轉型。”4月,調研組深入廊坊、唐山市有關新能源企業,了解生產運營、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等情況,與有關部門、企業深入交流,聽取問題訴求和意見建議,共同探討破解發展難題、促進產業提升的對策措施。
兩個月后,調研組又赴西藏、青海進行調研,深入新能源公司、光儲電站、光熱發電項目現場等地,詳細了解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情況,與有關部門、企業深入座談交流。“兩地新能源發展勢頭強勁,在創新引領、網源協調、多能互補、產業發展等方面給我省帶來積極啟示。”調研組表示,要緊密結合河北實際,吸收借鑒先進經驗做法,為加快建設全省新型能源體系獻計出力。
“我省風電光伏項目大部分是純發電項目,‘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偏少,風光儲輸、農光互補、風電光伏+環保治理等新模式項目規模較小,‘綠電+生態+養殖’等多贏項目謀劃不夠。”調研組提出,河北在系統謀劃多能互補、多元發展能源格局及新能源產供儲銷協同、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能源體制機制建設等方面,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對太行山、燕山區域可利用荒山、荒地、荒漠、草原資源開展調查統計。”調研組建議,摸清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資源潛力底數,做好新能源產業規劃和重大項目布局的基礎支撐,推動新能源做大做強。同時,通過加快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建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強調峰調頻電源建設、強化新能源應用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先進儲能技術等,統籌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在以科技創新引領能源產業升級方面,調研組建議,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培育壯大企業創新主體,推進技術應用與產業升級。就深化新能源體制機制改革,除了完善政策制度、發揮價格政策關鍵引導作用外,調研組進一步提出,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推動建立電力交易、綠色證書交易、碳排放權交易協同發展的市場機制。
(本報記者 高新國)
編輯:閆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