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遼寧丹東市政協聚焦文體旅融合——
整合資源向“長紅”本報訊(記者 王金晶 通訊員 楊振丹)如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體旅全面協調發展,共同繪就一幅文化興、體育強、旅游旺、經濟富、百姓好的美麗畫卷?近日,丹東市政協召開十六屆十三次常委會會議,圍繞“挖掘用好丹東特色資源,全力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主題,開展專題協商議政。
以英雄城市的形象厚植全面振興發展的文化底蘊。李文生常委代表民革丹東市委會發言時建議,從抗美援朝紀念館經鴨綠江斷橋遺址、虎山長城,至河口燕窩鐵路橋遺址;從甲午海戰古戰場至民主人士北上登陸地、“致遠”紀念艦,延伸至天橋溝抗聯密營遺址……將丹東一個個景點串成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觀光線。
“要讓文化遺產能玩。”劉為民常委代表民進丹東市委會發言時呼吁,要順應“風景+場景”“流量+留量”的文旅大趨勢,更好地將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可觀可感可玩的沉浸式交互體驗場景。
隋振寧常委代表民建丹東市委會發言時提出,要以舉辦重大賽事為契機,加強與媒體合作,傳播丹東的旅游、文化、歷史、餐飲等,釋放文旅消費的巨大潛力。
常委、委員們建議,加快建立自駕車、旅居車設施服務系統,大力發展旅游“后備箱”經濟,做強做優邊境旅游項目,形成通俗易懂、廣泛共識的城市文旅宣傳語。
“這次會議既有真知灼見,又有共識共為,讓與會者倍感振奮。會后,相關部門要充分吸納借鑒委員們提出的具體建議,確保協商成果得到有效運用?!睉鱿瘯h的代市長蔣冰表示。
市政協趁熱打鐵,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要繼續聚焦“高品質”要求和“示范地”目標,進一步提高協商建言的針對性和含金量。在協商建議轉交辦理過程中,課題組要與相關部門密切交流,跟蹤服務,以協商工作的全鏈條促進協商成果轉化高效能。
編輯:閆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