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陜西西安市政協:
完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圍繞下半年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健全完善養老體系 推動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議題,近日,西安市政協主席王吉德帶領專題調研組赴碑林區、雁塔區調研。王吉德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齡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新觀念、加大宣傳,不斷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可及、優質普惠、安全有保障的養老服務。
作為今年市政協的重要協商議題,各市級民主黨派和政協委員們也紛紛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西安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醫養結合、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近年來堅持統籌謀劃、創新突破、精準發力,養老產業和事業有效協同發展。但隨著參與養老的經營主體增多,也存在運營情況參差不齊、養老服務標準化急需完善等問題。
農工黨西安市委會建議,在全面摸清全市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開展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涵蓋養老服務全過程的地方標準,按照體系研究、標準制定、標準實施、保障措施等有序推進。引導養老機構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保障標準、服務標準、崗位標準等規范。
“當前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覆蓋率較低,且利用率不高。”市政協委員白瑾呼吁提升社區養老水平。她建議,要完善社區養老的硬件設施,提高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覆蓋率,保障社區老年人的活動空間,確保“15分鐘養老圈”內均有養老服務設施,嵌入社區餐廳、保健理療、日間托老等服務,使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相結合。逐步推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和老年助餐服務。
市政協委員賈雪提出,要打造“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模式。以大型養老機構為核心,承接社區及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功能。身體健康狀況較好的老年人在家附近的社區服務點享受日常輔助養老照護服務、參加文娛活動及助餐服務;身體健康狀況下降需要更專業的服務時,由社區服務點將老年人轉移至其所聯動的大型機構養老。機構還可依托社區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行、助餐、助浴、助醫等服務。
養老服務是民生工程,關系千家萬戶。王吉德強調,要整合各部門力量,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個人等各方面的應有作用,形成更大工作合力。要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鼓勵多元化、多樣化供給。要重視科技賦能養老產業發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要重視養老文化研究,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做強西安養老文化服務品牌,真正把為老服務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
(本報記者 路強)
編輯:閆靖宇